虽有七十期,十人无一二。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发(bái fà)的意思:指白色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老。
不适(bù shì)的意思:不适意,不舒服,指身体或心理上的不适。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不觉(bù jué)的意思:不知不觉、无意中
不恶(bù è)的意思:
(1).谓不为恶声厉色。《易·遯》:“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程颐 传:“远小人之道,若以恶声厉色,适足以致其怨忿,唯在乎矜庄威严,使知敬畏。”
(2).不坏;不错。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 王凝之 谢夫 人既往 王氏 ,大薄 凝之 ;既还 谢 家,意大不説。太傅慰释之曰:‘ 王郎 , 逸少 之子,人身亦不恶,汝何以恨廼尔?’” 唐 白居易 《雪后早过天津桥偶呈诸客》诗:“紫綬相辉应不恶,白鬚同色復何如?” 鲁迅 《野草·死后》:“在手背上触到草席的条纹,觉得这尸衾倒也不恶。”朝见(cháo jiàn)的意思:指早上见面,也可引申为初次见面。
达人(dá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非常擅长、精通的人。
方寸(fāng cùn)的意思:指心思、思虑、心情等的状况。
非不(fēi bù)的意思:非不意味着不一定,表示并非完全否定或排除的意思。
富贵(fù guì)的意思:指财富和地位的富裕和高贵。
浩然(hào rán)的意思:形容气度宏伟,胸怀广阔,品德高尚。
何足(hé zú)的意思:不值得一提,不值得一提的事物
胡为(hú wéi)的意思:指胡乱行动,没有理由或目的。
几何(jǐ hé)的意思:指形状、图案等相互配合、相互协调。
金玉(jīn yù)的意思:金玉是指珍贵的金子和玉石,比喻非常珍贵的人或物。
讵几(jù j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变化或程度很小,几乎没有什么差异。
美酒(měi jiǔ)的意思:指美味可口的酒,也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
明镜(míng jìng)的意思:明亮的镜子,比喻能够真实地反映事物本质的事物。
佩服(pèi fú)的意思:对别人的才能、品德或成就表示敬佩和赞叹。
贫贱(pín jiàn)的意思:形容贫穷和贱贫的状态。
冉冉(rǎn rǎn)的意思:指事物缓慢而持续地生长或变化的样子。
人心(rén xīn)的意思:指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意愿。
人生(rén shēng)的意思:人生犹如一场梦境,转瞬即逝。
日入(rì rù)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黑了。也用来比喻人的生命终结或者事情的结束。
如寄(rú jì)的意思:像寄托一样,形容依靠或寄托于某人或某物。
入地(rù dì)的意思:深入地下或深入内部,形容极其彻底或极端的程度。
三十(sān shí)的意思:指男子到了三十岁时,应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立足之地。
上天(shàng tiān)的意思:指超出人力所能及的事物,也可以表示极高的地位或境界。
适意(shì yì)的意思:指符合自己的心意,使人感到满意、舒适的意思。
失坠(shī zhuì)的意思:指失去了原本的位置或状态。
所以(suǒ yǐ)的意思:因此,由此推断出的结果。
陶醉(táo zuì)的意思:形容心情或情绪沉浸在美好的事物中,忘记了现实的烦恼。
陶陶(táo táo)的意思:形容人高兴、快乐的样子。
外物(wài wù)的意思:指外表的东西或物质财富。
往往(wǎng wǎng)的意思:常常,经常
无失(wú shī)的意思:没有损失,没有遗失。
行将(xíng jiāng)的意思:即将发生或接近发生的事情。
一二(yī èr)的意思:表示时间或顺序上的先后关系,也可用来表示数量。
饮美(yǐn měi)的意思:享受美好的事物或体验美好的感觉
犹如(yóu rú)的意思:形容两者之间非常相似或相仿。
在世(zài shì)的意思:指一个人还活着,尚未去世。
终日(zhōng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朱颜(zhū yán)的意思:朱颜指的是红色的脸色,形容人的面色红润。
自致(zì zhì)的意思:自己努力奋斗,依靠自己实现目标。
年三十(nián sān shí)的意思:指中国农历年的最后一天,也是除夕夜,即新年的前一天。
- 注释
- 朝见:早上看见。
日上天:太阳升起。
暮见:傍晚看见。
日入地:太阳落山。
明镜:明亮的镜子。
忽年:忽然之间过了很多年。
三十四:年龄三十四岁。
勿言:不要说。
身未老:身体还没衰老。
冉冉:慢慢, 缓缓。
白发虽未生:白头发还没有长出来。
朱颜已先悴:红润的脸色已经衰败。
人生讵几何:人生能有多长久。
在世犹如寄:活着就像短暂的旅居。
七十期:指人的平均寿命七十岁。
十人无一二:很少有人能活到这个岁数。
未悟:未明白或觉醒。
不适意:不满意或不愉快。
方寸间:形容内心世界。
浩然气:儒家提倡的正直之气。
贫贱非不恶:贫穷低贱并非不让人厌恶。
道在:如果心中有道。
富贵非不爱:富贵并非不让人喜爱。
时来:时机来临。
自致:自己去争取。
达人心:通达人心的人。
外物:外界的事物。
不能累:不会被困扰。
饮美酒:喝美酒。
陶陶醉:形容快乐而忘我的状态。
斯言:这番话。
胜金玉:比金玉还宝贵。
佩服:铭记。
无失坠:永不忘记。
- 翻译
- 早晨看到太阳升起,傍晚又看着它落向地平线。
不经意间照镜子,猛然发现自己已经三十四岁。
别说我还没老,岁月的流逝就在眼前。
虽然白发还未生,但红润的面色已渐渐憔悴。
人生能有多长久,活在世上就像短暂的寄居。
就算有七十岁的期望,能实现的人也不过一两个。
如今我仍未醒悟,常常感到不如意。
为什么心中不装满浩然正气呢?
贫穷低贱虽不好,但若心有所向,又何必逃避。
富贵虽令人向往,时机到了自然会到来。
因此通达人心的人,不会被外界事物牵累。
只应畅饮美酒,整日陶醉其中。
这番话比金玉还珍贵,铭记于心永不忘记。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感时》。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人生短暂的深刻感悟。开篇两句“朝见日上天,暮见日入地”描绘了一天之内太阳从东到西的运行,隐喻着时间的迅速流逝。接着,“不觉明镜中,忽年三十四”,诗人在镜中发现自己已经三十四岁了,表达了对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惊讶和无奈。
中间几句“勿言身未老,冉冉行将至。白发虽未生,朱颜已先悴”进一步强化了这一主题,诗人提醒自己不要认为身体还年轻,因为衰老已经悄然来临,尽管头发尚未变白,但面色已经开始憔悴。
紧接着,“人生讵几何,在世犹如寄。虽有七十期,十人无一二”诗人感慨人生短暂,如同客寄在世,即便是古代认为的人生正常长度——七十岁,也未必能达到,而且即使达到,也很难有人能够真正领悟生命的意义。
然后,“今我犹未悟,往往不适意。胡为方寸间,不贮浩然气”诗人坦白自己至今仍未完全悟到人生的真谛,因此常常感到心中的不适和迷茫,同时也质疑自己的内心世界,为何不能积累起那浩瀚如海的胸怀。
接下来,“贫贱非不恶,道在何足避。富贵非不爱,时来当自致”表达了诗人对待遇到的态度,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贵,都不是真正应该畏惧或追求的,关键在于心中的道德和时机的把握。
最后,“所以达人心,外物不能累。唯当饮美酒,终日陶陶醉。斯言胜金玉,佩服无失坠”诗人提出,只有达到内心的平和与满足,才能真正做到不被外界纷扰所困扰。因此,他倡导人们应该享受生活中的美好,就如同饮酒陶醉其中,认为这种态度胜过金玉,更是无需担忧失落。
这首诗通过对人生易逝、衰老必至的反复强调,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追问,展现了白居易深刻的人生观念和哲学思考。同时,诗中流露出一股超然物外之意境,表现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追求与寄托。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