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摇岑寂声随起,鸦矫荒寒影对翻。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昼(bái zhòu)的意思:白天、日间
道人(dào ren)的意思:道人指的是修行道德修养的人,也可以指道德高尚的人。
放松(fàng sōng)的意思:解除紧张、压力,使身心得到休息和舒展。
黄昏(huáng hūn)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后,天色暗淡,天黑之前的时段,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末期或衰退阶段。
荒寒(huāng hán)的意思:荒凉寒冷的样子。
江月(jiāng yuè)的意思:指江河上的月亮,比喻美好的景色或情景。
客主(kè zhǔ)的意思:指待客之间主人和客人的关系,表示主人对客人的热情款待和礼貌待客的态度。
石根(shí gēn)的意思:指坚实、稳固的根基或基础。
松门(sōng mén)的意思:指门户松散,不严密。
忘言(wàng yán)的意思:指人说话前后不一致,或说话不清楚,无法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
忘我(wàng wǒ)的意思:忘记自我,全身心投入到某项事业或活动中。
倚石(yǐ shí)的意思:倚靠在石头上,指依靠他人或物来支持自己。
- 注释
- 倦童:疲惫的孩子。
疲马:疲惫的马。
放松门:在门口放松。
长筇:长竹杖。
石根:石头上。
江月:江上的月亮。
转空:变得明亮。
白昼:如同白天。
岭云:山岭间的云。
分暝:交织黑夜。
鼠摇:老鼠的动静。
岑寂:寂静无声。
鸦矫:乌鸦振翅。
荒寒:荒凉寒冷。
不知:分辨不清。
客主:主人和客人。
道人:道士。
忘我:忘却自我。
忘言:忘记言语。
- 翻译
- 疲惫的孩子和马匹在门口放松休息,他自己倚着一根长长的竹杖在石头上。
江面上的月光变得如同白昼,山岭间的云雾将夜晚和黄昏交织在一起。
老鼠的动静在寂静中响起,乌鸦在荒凉寒冷的环境中展翅飞翔,身影交错。
在这时,谁是主人谁是客人已经不重要,道人忘却了自我,我也忘了言语。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图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心境的平和与超脱。
“倦童疲马放松门”一句,设定了一个悠闲自在的情境,劳累的孩子与马匹都被允许休息,门也不再紧闭,这是对自由和解脱的一种追求。
“自把长筇倚石根”中,“长筇”通常指的是农具或行走时用的手杖,这里可能是一种象征,意味着诗人放下了世俗的重担,将自己交给自然界的支撑和保护。
接下来的“江月转空为白昼,岭云分暝与黄昏”则是对光影变化的一种描写。这里的“江月”、“岭云”都是自然之物,它们在时间流转中发生了变化,从而营造出一种超越时空限制的意境。
“鼠摇岑寂声随起,鸦矫荒寒影对翻”这两句,用动物和自然景象塑造了一种静谧与荒凉相结合的情感氛围。诗人通过这些细微的声音和动作,将自己的情绪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最后,“当此不知谁客主,道人忘我我忘言”则表达了诗人的超然物外之心境。在这种环境中,诗人已经不再关注世俗的礼节和身份差别,与自然同化,不分你我,也不再纠结于语言表达。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尘嚣、追求精神自由的心路历程。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三子诗何襄武
何生我懿亲,童稚肩相比。
令德奋鸿响,识曲听其旨。
既壮历周览,所遇无知己。
寥寥天壤间,落落竟复尔。
无乃眷吾徒,慷慨一相视。
及此理素业,含情各自媚。
荡涤喻中怀,愿言不朽事。
古道日以夷,谁复能察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