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播敷(bō fū)的意思:散布、传播
不但(bù dàn)的意思:表示不仅仅如此,除了某种情况之外,还有其他情况。
迩英(ěr yīng)的意思:远近的英才,指在远方也能闻名的人才。
法从(fǎ cóng)的意思:执法者依法行事,服从法律的约束。
鸿儒(hóng rú)的意思:鸿儒指的是学识渊博、才华出众的学者。
即日(jí rì)的意思:即刻、立即、马上
几时(jǐ shí)的意思:表示时间的不确定,相当于“何时”。
箴砭(zhēn biān)的意思:用尖锐的言辞来批评或警告他人。
洛英(luò yīng)的意思:洛英是指在洛阳或洛水一带生长的草木。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才辈出、文化繁荣的地方。
偏盲(piān máng)的意思:指只看到一方面,对其他方面视而不见的心态。
视草(shì cǎo)的意思:对待事物漫不经心、不重视。
文德(wén dé)的意思:指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道德品质。
英图(yīng tú)的意思:
犹雄图。指宏伟的规划或谋略。《宋书·萧思话传》:“司徒英图电发,殿下神武霜断。” 唐 司空图 《太尉琅琊王公河中生祠碑》:“文思纬俗,廓 贞观 之英图;神武定基,符 开元 之大略。” 明 高启 《长洲苑》诗:“乐事方难极,英图忽易穷。”
英两(yīng liǎng)的意思:指物品的重量为两两,也表示物品很轻。
诸公(zhū gōng)的意思:指众多的人,多用于称呼群体中的人们。
- 注释
- 持荷:手持荷叶,象征学问或修养的承载。
班法:古代学派或师承,此处指跟随学习。
视草:观看草书,指书法艺术的学习。
鸿儒:博学的大儒,指学问渊博的老师。
迩英:迩英殿,古代宫殿,用于朝会或学术讨论。
箴砭:规劝、批评。
文德:文学和道德修养。
洛英图:洛英殿的学术圈子,可能指唐代的弘文馆。
樗庵叟:作者自谦,樗庵叟是作者的别号。
岁晚:晚年。
夹扶:需要他人搀扶,形容年老体弱。
- 翻译
- 不仅手持荷叶,跟随班法学习,还聆听草书,向博学的大儒请教。
在迩英殿中,频繁接受教诲和批评,期待文德之花广泛传播。
今日我将效仿虞舜之作,不知何时能再次进入洛英殿的学术圈子。
如果各位询问老朽樗庵叟,年迈体衰的我只能依赖他人搀扶了。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喜洪君畴除工侍内制(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作者对朋友洪君畴某种成就或者新职之任表示祝贺与欣慰之情的诗篇。
“不但持荷班法从,兼闻视草属鸿儒。”这两句通过形象地比喻,说明洪君畴在学问上已有所成,就像手持莲花般自洁,并且他的才华被人们广泛传颂,如同古代贤人留下的美德。这里的“班法”和“鸿儒”,都是用来比喻高洁和远播的象征。
“迩英两讲烦箴砭,文德三麻待播敷。”这两句表明洪君畴在学问上不仅仅是个人修养,还能够教化他人,并且他的文章和品德都值得被人们学习和推广。这里的“两讲”可能指的是他对经典的解读,“三麻”则可能暗示其文德深厚。
“即日载赓虞帝作,几时重入洛英图。”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希望洪君畴能像古代圣明的君主一样,在文学和政绩上都有所建树,并且能够再次回到京城洛阳那种繁华与荣耀之中。
最后,“诸公若问樗庵叟,岁晚偏盲又夹扶。”这两句则是作者以自谦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年老体弱,视力衰退,还需要别人搀扶的情况。这里的“樗庵叟”可能是作者自称,表示自己的处境。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刘克庄对洪君畴学问和品德的高度评价,也反映出了自己年迈多病、视力衰退的现状。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表达了一种对友人的欣赏与祝福,以及对自己的无奈与自嘲。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游仙词
上清真人玉华仙,夜策鸾辂凌珠烟。
罡风广漠露华冷,摇荡金铃闻半天。
路逢仙姥骑白鹿,侍女双双散香玉。
遥看三岛点神波,恨入秋眉镜中绿。
我自无为神自凝,万窍不动心冥冥。
灵君期我谒太帝,下视浊海鱼龙腥。
玉虚炜烨明玄景,羽葆摇摇入空影。
一曲云和奏未终,月轮已到昆崙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