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作前日味,事作前日调。
不知久不死,悯悯尚谁要。
譬如兔得蹄,安用东西跳。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得所(de suǒ)的意思:得到自己应得的东西或结果。
东西(dōng xī)的意思:物品、事物
富贵(fù guì)的意思:指财富和地位的富裕和高贵。
俯仰(fǔ yǎng)的意思:低头和抬头的动作,表示对上级或长辈的敬重和顺从。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究竟(jiū jìng)的意思:表示追求真相或事情的真实本质。
六翮(liù hé)的意思:指六只羽毛,形容鸟飞翔时羽翼展开的雄壮景象。
悯悯(mǐn mǐn)的意思:悲伤、怜悯
譬如(pì rú)的意思:用来比喻或举例说明。
贫贱(pín jiàn)的意思:形容贫穷和贱贫的状态。
前日(qián rì)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一天,特指前一天或前几天。
前人(qián rén)的意思:前人努力奋斗,后人享受成果。比喻前人的努力为后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无所(wú suǒ)的意思:没有任何地方
新诗(xīn shī)的意思:指创作于近代的诗歌形式,与古代诗歌形式相对。
一世(yī shì)的意思:一辈子;一生
一日(yī rì)的意思:形容进步非常迅速,发展迅猛。
一朝(yī zhāo)的意思:指短短的一段时间,通常用来表示某种情况或状态的转变。
絷拘(zhí jū)的意思:指被束缚、限制,没有自由。
作新(zuò xīn)的意思:指改变旧的、陈旧的事物,创造出新的、有活力的事物。
日复一日(rì fù yī rì)的意思:连续不断地重复、重复再重复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生活的无奈和淡泊态度。开篇“一日复一日,一朝复一朝”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重复性,接下来的“秖见有不如,不见有所超”则透露出诗人对于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感慨,感到难以超越。
“食作前日味,事作前日调”意味着日常生活中的饮食和事情都在重复,没有新意。接着,“不知久不死,悯悯尚谁要”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长短的无知和对未来渺茫的担忧。
“富贵自絷拘,贫贱亦煎焦”则指出了不论是富有还是贫穷,都可能感到束缚和烦恼。"俯仰未得所,一世已解镳"此句表达了人生在无常和困顿中的挣扎,最终也只能随波逐流。
“譬如笼中鹤,六翮无所摇”与“譬如兔得蹄,安用东西跳”通过比喻,强调了被束缚的自由之渴望和对解脱的向往。最后,“还看古人书,复举前人瓢。未知所究竟,且作新诗谣”则表明诗人虽然不知道生活的终极意义,但仍然选择通过阅读古人的智慧和创作新的诗歌来寻找心灵的寄托。
总体来说,这首诗流露出一种对于世事无常、个人渺小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思考。
辙幼従子瞻读书,未尝一日相舍。
既壮,将游宦四方,读韦苏州诗,至“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恻然感之,乃相约早退为闲居之乐。
故子瞻始为凤翔幕府,留诗为别曰:“夜雨何时听萧瑟。
”其后子瞻通守余杭,复移守胶西,而辙滞留于淮阳、济南,不见者七年。
熙宁十年二月,始复会于澶濮之间,相従来徐,留百余日。
时宿于逍遥堂,追感前约,为二小诗记之。
逍遥堂后千寻木,长送中宵风雨声。
误喜对床寻旧约,不知漂泊在彭城。
秋来东阁凉如水,客去山公醉似泥。
困卧北窗呼不起,风吹松竹雨凄凄。
《逍遥堂会宿二首〈并引〉》【宋·苏辙】辙幼従子瞻读书,未尝一日相舍。既壮,将游宦四方,读韦苏州诗,至“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恻然感之,乃相约早退为闲居之乐。故子瞻始为凤翔幕府,留诗为别曰:“夜雨何时听萧瑟。”其后子瞻通守余杭,复移守胶西,而辙滞留于淮阳、济南,不见者七年。熙宁十年二月,始复会于澶濮之间,相従来徐,留百余日。时宿于逍遥堂,追感前约,为二小诗记之。逍遥堂后千寻木,长送中宵风雨声。误喜对床寻旧约,不知漂泊在彭城。秋来东阁凉如水,客去山公醉似泥。困卧北窗呼不起,风吹松竹雨凄凄。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5867c69920846c0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