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烟云生,巨宇皆涨郁。
所喜鲟与鳇,得之为尤物。
鼍皮可冒鼓,声震如雷翕。
病起(bìng qǐ)的意思:指病情突然加重或恶化。
不若(bù ruò)的意思:不如,不及,不及格
不过(bù guò)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程度、条件、程度等不超过某个限度,不过分,只是,仅仅。
到手(dào shǒu)的意思:指得到、取得、获得某物。
洞庭(dòng tíng)的意思:指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和未来发展趋势。
掇拾(duō shí)的意思:拾取、收拾
鼓兵(gǔ bīng)的意思:鼓舞士气,激励士兵。
郡邑(jùn yì)的意思:指郡县城市,泛指地方行政区域。
可嘉(kě jiā)的意思:值得称赞、值得赞扬
口腹(kǒu fù)的意思:指嘴和肚子,代表吃饭的需求。
痨瘵(láo zhài)的意思:指病态极重、濒临死亡。
疗病(liáo bìng)的意思:
治疗疾病。《后汉书·王符传》:“《述赦篇》曰:‘凡疗病者,必知脉之虚实。气之所结,然后为之方,故病可愈而寿可长也。’”《太平广记》卷二一八引 唐 胡璩 《谭宾录·许裔宗》:“以此疗病,不亦疎乎!”
龙蛇(lóng shé)的意思:指有权势和能力的人物,也用来形容权谋勾心斗角的场面。
茫茫(máng máng)的意思:形容无边无际,没有边界或方向,迷茫无助的状态。
渺渺(miǎo miǎo)的意思:形容事物微小、渺茫、不可捉摸。
皮骨(pí gǔ)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瘦弱、贫弱。
起人(qǐ rén)的意思:指能够启发他人,引导他人向正确方向发展的人。
天日(tiān rì)的意思:指阳光、光明之意,也用来形容人的光明前途或事物的发展前景。
网罗(wǎng luó)的意思:指广泛搜集、聚集、收集。
无及(wú jí)的意思:没有能够比得上或超过的
一人(yī rén)的意思:指独自一人,没有他人陪伴。
一匹(yī pǐ)的意思:形容孤独、独立、无依无靠的状态。
有时(yǒu shí)的意思:偶尔;间或;有时候
尤物(yóu wù)的意思:指非常美丽或有吸引力的人或物。
鱼鳖(yú biē)的意思:形容人的智慧和才能出众。
至尊(zhì zūn)的意思:最高、最尊贵的地位或身份。
中有(zhōng yǒu)的意思:表示在某种事物或情况中存在着某种特定的内容、特征或要素。
此诗《典试院中杂作五首》其四,名为《洞庭鱼》,是明代诗人苏仲所作。诗中以洞庭湖中的鱼类为喻,探讨了选拔人才的方法及其潜在的利弊。
首句“渺渺洞庭水,茫茫接天日”描绘了洞庭湖广阔无垠的景象,水天相接,给人一种浩瀚深远的感觉。接着,“有时烟云生,巨宇皆涨郁”则描述了湖面上时而升起的烟云,使得整个空间显得压抑沉重。这样的自然景观,既烘托了环境的壮丽,也为下文的比喻提供了背景。
“中有鱼鳖窝,中有龙蛇窟”将洞庭湖比作藏匿各种鱼类的家园,暗含了人才成长和聚集的意象。接下来,“网者非一人,钓者非一匹”指出捕捞(选拔)人才并非单一行动,而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努力。这里巧妙地将选拔人才的过程与捕鱼活动联系起来,形象生动。
“所喜鲟与鳇,得之为尤物”表达了对某些特别优秀人才的赞赏,比喻他们如同珍贵的鲟鳇鱼,是难得的人才瑰宝。接下来,“先以贡至尊,后以输郡邑”说明这些人才首先会被推荐给高层(象征国家或朝廷),然后服务于地方,体现了人才选拔和使用的层级性。
“斯味固可嘉,不过助甜滑”是对这些人才贡献的肯定,但同时也暗示了他们的价值可能更多体现在表面的甜滑上,而非实质性的贡献。这反映了选拔人才时可能存在的表面化倾向。
“不若鼋与鼍,所取在皮骨”将目光转向其他类型的鱼类,如鼋(鼋龟)和鼍(扬子鳄),强调它们的价值在于皮骨,即实际的物质或功能价值。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不同人才类型的不同价值取向。
“鼋骨可疗病,痨瘵丸千粒”、“鼍皮可冒鼓,声震如雷翕”分别描述了鼋龟的骨头可以用来治病,扬子鳄的皮可以制作鼓面,产生巨大的声响。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奇妙,也隐喻了人才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疗病起人死,震鼓兵可集”进一步强调了人才在社会功能上的重要性,无论是治病救人还是动员军队,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持。这表明了作者对于人才在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地位的认可。
最后,“视彼口腹资,伊功反无及”表达了对那些仅仅追求口腹之欲、忽视人才真正贡献的批评。这句话提醒人们,在选拔和使用人才时,不应仅看重表面的物质利益,而应更重视人才的实际贡献和社会价值。
整首诗通过洞庭湖中的鱼类作为比喻,深刻探讨了人才选拔与利用的问题,既有对优秀人才的赞美,也有对选拔过程可能存在的问题的反思,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深入思考和独到见解。
鼻端有馀地,世议嗟迫窄。
君看阎夫子,广莫以为宅。
去宦游人间,面有无求色。
酒阑爱松风,醉眼眩红碧。
俊爽类王济,端复有马癖。
何当食万钱,四海蒙惠泽。
湘潭紫翠间,松下偶相逆。
袖中出新诗,苦语凉肺膈。
夜半来床前,且以慰穷厄。
岂真谪仙人,何其似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