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作(bù zuò)的意思:不做,不从事某种行为或活动
沧海(cāng hǎi)的意思:比喻时间的变迁和世事的更迭。
乘槎(chéng chá)的意思:乘槎是指乘坐木筏或木船过河,比喻借助他人或外力以达到目的。
砥柱(dǐ zhù)的意思:砥柱指的是支撑柱子,比喻支持、坚定的力量或支持某个事物的人或事物。
钓竿(diào gān)的意思:指钓鱼的工具,比喻用于引诱或诱使他人上钩的手段或方法。
霏雾(fēi wù)的意思:形容雾气弥漫,朦胧不清。
故道(gù dào)的意思:故道是指已经废弃或失去用途的道路,也用来比喻旧时的办法、思想或观念。
惊风(jīng fēng)的意思:形容事情突然发生,引起人们的惊讶和震动。
狂澜(kuáng lán)的意思:形容水势汹涌澎湃,比喻力量或势头极为猛烈、汹涌澎湃。
漫漫(màn màn)的意思:长时间或长距离的、漫长的、无尽的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三山(sān shān)的意思:形容事物数量多、庞大。
朔野(shuò yě)的意思:指边远、荒凉的地方。
他年(tā nián)的意思:他年指的是将来的某一年,一般用来表示将来的某个时刻或某个年份。
西倾(xī qīng)的意思:指向西方倾斜,形容事物向着西方发展或倾向。
掀舞(xiān wǔ)的意思:指舞蹈欢快激昂的样子。
一川(yī chuān)的意思:一条江河。形容水流湍急、波涛汹涌。
鱼龙(yú lóng)的意思:指伪装成龙的鱼,比喻伪装得很像,很难辨别真伪。
障狂(zhàng kuáng)的意思:形容人的行为或言语过于狂妄自大,自不量力。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黄河壮阔的景象,诗人以磅礴的气势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黄河的雄伟与力量。首句“砥柱西倾朔野宽”,开篇即以“砥柱”象征黄河中流砥柱般的坚韧,暗示黄河之水自西向东,穿越广阔的北方大地,展现出黄河的浩瀚与辽阔。
接着,“鱼龙掀舞去漫漫”,通过鱼龙在水中翻腾跳跃的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黄河水流的汹涌澎湃,仿佛整个世界都在随着河水的流动而起伏波动。这种动态的描绘,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波涛滚滚的黄河岸边,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震撼力。
“润蒸霏雾一川暗,怒激惊风千里寒”,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黄河的气势。前一句以“润蒸霏雾”形容黄河两岸弥漫的水汽,营造出一种湿润而朦胧的氛围;后一句则以“怒激惊风”描绘黄河水的强烈冲击力,使得千里之外都能感受到其寒冷的气息。这种对比手法,既表现了黄河的温婉与神秘,又突出了其力量与威严。
“九折势须回故道,三山天为障狂澜”,这两句诗运用了象征和拟人的手法,将黄河的曲折蜿蜒比作其回归原路的决心,同时以“三山”象征天界,形象地表达了黄河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拔和无所畏惧的精神。这里不仅赞美了黄河的自然属性,更赋予了它一种超凡脱俗的人格魅力。
最后,“寻源不作乘槎计,沧海他年一钓竿”,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黄河源头的向往,以及对未来可能实现的某种理想或目标的期待。诗人并未直接描述黄河的源头,而是通过“寻源”的动作,寄托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同时,以“一钓竿”比喻,暗示了诗人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能够像垂钓者一样,静静地享受生活的宁静与满足。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黄河壮丽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宋代诗歌的特色和艺术魅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