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引(biān yǐn)的意思:指在边界引起骚动或纷争。
兵符(bīng fú)的意思:兵符指的是古代将军或统帅所使用的军令牌,也用来比喻掌握军权或决定胜负的权力。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乘槎(chéng chá)的意思:乘槎是指乘坐木筏或木船过河,比喻借助他人或外力以达到目的。
符书(fú shū)的意思:指符篆、符咒、符箓等道教法器或法术。
欢声(huān shēng)的意思:指喜庆的声音,欢乐的声音。
击楫(jī jí)的意思:划船时用力划桨,以推动船只前进。比喻积极努力,奋发向前。
节序(jié xù)的意思:指按照一定的顺序、次序进行,不乱不乱序。
岐路(qí lù)的意思:指分道扬镳,走上不同的道路或选择不同的方向。
胜事(shèng shì)的意思:指成功的事情或好事情。
亡羊(wáng yáng)的意思:指失去了羊,也泛指失去了东西或者失去了机会。
溪边(xī biān)的意思:指溪水旁边,形容环境清幽、宜人。
霄汉(xiāo hàn)的意思:指天空,也用来形容非常高远的地方。
兴长(xīng cháng)的意思:兴盛发展,不断壮大。
续命(xù mìng)的意思:延长生命
炎方(yán fāng)的意思:炎方是指火热的地方,也可引申为形势严峻、局势火爆的地方。
依旧(yī jiù)的意思:依然如故,没有改变
中流(zhōng liú)的意思:处于中间位置,居于中间地位。
中流击楫(zhōng liú jī zì)的意思:在船行驶中,划手站在船头,用力划桨,以克服水流的阻力。比喻在众多人中勇往直前,积极奋斗,不畏艰难困苦。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佘素思在端午节时的聚会情景,充满了节日的欢乐气氛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首联“不须岐路叹亡羊,暂向溪边引兴长”,开篇即以“不须”二字,表达了诗人对过往遗憾的释怀,转而转向眼前的溪边,寻求心灵的宁静与愉悦。这里的“引兴长”不仅指延长了游玩的乐趣,也暗含了诗人希望借此机会放飞心情,远离尘世烦恼之意。
颔联“綵缕颁来丝续命,兵符书罢笔盈床”,通过描述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佩戴五彩丝线以求吉祥长寿,以及工作完成后笔墨满桌的情景,展现了生活的丰富多彩和诗人的勤奋与专注。这两句既体现了节日的仪式感,也反映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职业精神。
颈联“中流击楫心偏壮,霄汉乘槎意未忘”,运用了两个典故。中流击楫出自《晋书·祖逖传》,象征着诗人虽身处逆境,但内心仍充满壮志;霄汉乘槎则源自《博物志》,比喻诗人虽身处凡尘,但心中常怀对高远境界的向往。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既有现实的担当,又不失对理想追求的执着。
尾联“节序已过留胜事,欢声依旧遍炎方”,总结了整个聚会的氛围,虽然节日已经过去,但留下的快乐回忆和欢声笑语依然在炎炎夏日中回荡。这不仅是对当前美好时光的珍惜,也是对未来继续享受生活、创造更多美好记忆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典故运用,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在端午节聚会时的欢乐场景,以及对生活、工作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