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花(bǎi huā)的意思:形容各种各样的花朵齐放。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朝列(cháo liè)的意思:指朝廷中的官员行列,也用来形容人多、队伍密集。
得似(de sì)的意思:像是、仿佛
皇京(huáng jīng)的意思:皇帝的都城
教官(jiào guān)的意思:教官是指军队中负责教育训练士兵的军官,也用来形容严厉的教导者。
老宿(lǎo sù)的意思:指长期居住在一个地方或从事某种行业的人。
三鳣(sān zhā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非常罕见、稀奇。
斯文(sī wen)的意思:文雅有礼貌,举止得体。
堂前(táng qián)的意思:指在家庭中堂屋前面,也指在家庭中的重要场合。
玉皇(yù huáng)的意思:指天上的皇帝,也用来形容地位崇高、尊贵的人物。
知己(zhī jǐ)的意思:指真正了解自己、与自己心灵相通的朋友。
诸生(zhū shēng)的意思:指众多的学生或学者。
诸公(zhū gōng)的意思:指众多的人,多用于称呼群体中的人们。
作成(zuò chéng)的意思:指完成某项任务或事情,使之成为现实。
百花洲(bǎi huā zhōu)的意思:形容各种各样的花朵齐放的美好景象。
- 注释
- 底官:指地位较低但品行端正的官员。
教官:古代教育机构中的教师。
吏:古代官府中的小吏。
道鸣:以道德声名显著。
三鳣堂:可能指学府或学术殿堂。
老宿:资深学者或前辈。
百花洲:可能是地名,也可能象征学术繁盛之地。
诸生:学生或年轻学者。
斯文:指文化和学术。
珍护:精心保护。
才:人才。
作成:培养或造就。
朝列:朝廷官员的行列。
知己:亲密的朋友。
匪朝:非仅限于朝廷。
玉皇京:对京城的尊称。
- 翻译
- 底官能像教官那样清廉,官员们不沾尘土以正直闻名。
在三鳣堂前,他被尊为资深前辈,百花洲上,他指导着众多学生。
学术传统需要精心保护,何处没有人才等待培养。
朝廷中的许多高官都是他的朋友,他的声名并非仅限于京城之上。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迈的作品,名为《送徐子学梦鲤赴梅教二首(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人才的珍视。
"底官得似教官清,吏不能尘以道鸣。" 这两句描绘了一位清正廉洁的地方官员形象,他如同一位教育者,以身作则,不受任何贿赂,堂堂正正地传达天理。
接下来的 "三鳣堂前推老宿,百花洲上见诸生。" 描述了诗人与友人的愉悦相聚之情景,或是在三鳣堂前回忆往昔,或是百花洲上畅谈学问,展示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学术交流。
"斯文有脉烦珍护,何地无才要作成。"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视,以及对人才的培养与发掘。他强调文化有其脉络,需要精心保护和传承,同时认为任何地方都可能孕育着人才,因此要努力去发现并培养他们。
最后 "朝列诸公半知己,匪朝吹上玉皇京。" 暗示诗人对友人的深刻理解,以及希望友人在仕途上的顺利和成功,通过“匪朝”一词,表达了对未来美好愿景的祝福。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于清廉官员和人才培养的重视,也展现了他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美好未来的共同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