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唱从兹就,莪篇遂不陈。
高门容驷入,孝里见麋驯。
北阙(běi què)的意思:指高大的宫阙,比喻高峻的山峰或高耸入云的建筑物。
长夜(cháng yè)的意思:指夜晚时间长,寓意困难、艰苦、煎熬的时刻。
从兹(cóng zī)的意思:从现在开始;从此以后
高门(gāo mén)的意思:指高门阀贵族家庭,也泛指高高在上的权贵阶层。
黉舍(hóng shè)的意思:指学校、教育机构。
孟母(mèng mǔ)的意思:指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比喻父母的良好教育对子女的影响。
南陔(nán gāi)的意思:指山势高耸,形态险峻。
潜德(qián dé)的意思:隐藏自己的德行,不显露出来。
迁邻(qiān lín)的意思:迁移邻居,指人们互相迁徙、迁居他处。
千秋(qiān qiū)的意思:千秋,指长久的时期或长远的未来。
泉台(quán tái)的意思:指位于山巅或高处的泉水,比喻人的才华和品德超群。
如新(rú xīn)的意思:像新的一样,状态如初。
宛如(wǎn rú)的意思:非常像,如同
文翁(wén wēng)的意思:指文采出众、才华横溢的人。
掩泉(yǎn quán)的意思:掩盖真相,隐藏事实。
遗挂(yí guà)的意思:指被忘记或丢失的东西挂在原来的地方,比喻念念不忘。
沾巾(zhān jīn)的意思:指被牵连或染上不好的事物。
此诗《挽张兵宪父母》是明代诗人皇甫汸为悼念张兵宪的双亲所作。全诗以哀婉之笔,描绘了对逝者父母的深切怀念之情。
首联“长夜已难晨,千秋痛二人”,开篇即以“长夜”喻逝去的岁月,表达了对逝者父母离世的悲痛之情。接着“千秋痛二人”则直接点明了对两位老人逝世的哀悼,情感深沉而强烈。
颔联“文翁辞化蜀,孟母罢迁邻”,运用典故,文翁和孟母分别代表了古代教育的典范,此处借以表达对逝者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的卓越贡献和深远影响。文翁辞化蜀,暗示其去世;孟母罢迁邻,则表示其不再迁移,暗含对逝者的怀念。
颈联“镜掩泉台月,毡凋黉舍春”,通过“镜掩”、“泉台月”、“毡凋”、“黉舍春”的意象,描绘了一幅凄凉而又充满哀思的画面。镜掩象征着逝者父母的离世,泉台月则是对冥界的想象,毡凋和黉舍春则分别指逝者父母生前的生活环境和教育场所的改变,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哀伤而肃穆的氛围。
尾联“藏经空似昔,遗挂宛如新”,通过“藏经”和“遗挂”的对比,表达了对逝者父母生前物品的怀念。虽然物品依旧,但逝者已逝,物是人非,这种对比加深了对逝者的思念之情。
最后,“高门容驷入,孝里见麋驯”两句,通过“高门”和“孝里”的描述,展现了逝者家庭的尊贵和孝道的传承。同时,“容驷入”和“见麋驯”也寓意着逝者父母的品德和智慧如同高门和孝里一样,永远被后人铭记和尊敬。
“北阙还堪恋,南陔竟莫循”则表达了对逝者父母的深深眷恋,以及对逝去时光无法挽回的感慨。“馀荣与潜德,并可慰沾巾”则以“余荣”和“潜德”来概括逝者父母的美德和成就,以此来安慰自己和他人,寄托哀思。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逝者父母生平事迹的追忆和缅怀,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生命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