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交久从君,屡梦今乃悟。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和 陶 咏 二 疏 宋 /苏 轼 二 疏 事 汉 时 ,迹 寓 心 已 去 。许 侯 何 足 道 ,宁 识 此 高 趣 。可 怜 魏 丞 相 ,免 冠 谢 陋 举 。中 兴 多 名 臣 ,有 道 独 两 傅 。世 途 方 毂 击 ,谁 肯 行 此 路 。是 身 如 委 蜕 ,未 蜕 何 所 顾 。已 蜕 则 两 忘 ,身 後 谁 毁 誉 。所 以 遗 子 孙 ,买 田 岂 先 务 。我 尝 游 东 海 ,所 历 若 有 素 。神 交 久 从 君 ,屡 梦 今 乃 悟 。渊 明 作 诗 意 ,妙 想 非 俗 虑 。庶 几 二 大 夫 ,见 微 而 知 著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大夫(dài fu)的意思:指医生或医学专家。
东海(dōng hǎi)的意思:指东方的大海,也泛指东方。
二疏(èr shū)的意思:形容人与人之间关系疏远,不亲近。
方毂(fāng gū)的意思:指车辕上的毂,比喻权力、地位高的人。
高趣(gāo qù)的意思:高度有趣的事物或情境
毂击(gǔ jī)的意思:指车轮与车轴相撞击的声音,比喻事情的发展突然遇到重大困难或挫折。
何足(hé zú)的意思:不值得一提,不值得一提的事物
何所(hé suǒ)的意思:指不知道在何处或不知道如何处理问题或情况。
毁誉(huǐ yù)的意思:指人们对一个人或事物的评价,有好有坏,有赞扬有批评。
见微(jiàn wēi)的意思:观察事物的细微之处,察觉到微小的变化。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两忘(liǎng wàng)的意思:两个人都忘记了以前的事情,心情变得舒畅。
陋举(lòu jǔ)的意思:指粗俗、低级的举动或行为。
免冠(miǎn guān)的意思:不戴帽子
妙想(miào xiǎng)的意思:指思考、想象力非常出色,超出寻常的智慧和创造力。
名臣(míng chén)的意思:指在历史上有卓越才能和杰出政绩的官员。
神交(shén jiāo)的意思:指两人交情非常深厚,心灵相通,如同神仙之间的交往。
身后(shēn hòu)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在另一个人或事物之后,引申为对某个人或事物的评价或看法。
丞相(chéng xiàng)的意思:指古代官职,丞相是宰相的别称,为君主辅佐国政的高级官员。也用来比喻辅佐君主的得力助手或重要顾问。
诗意(shī yì)的意思:指具有诗歌般的美感和意境。
世途(shì tú)的意思:指人生的道路或事业的发展历程。
庶几(shù jī)的意思:表示希望或期望某种情况或结果能够实现,但同时也意味着这种情况或结果可能并不容易实现。
谁肯(shuí kěn)的意思:表示对于某种行为或事情,没有人愿意或敢于去做。
俗虑(sú lǜ)的意思:指因受俗世观念的影响而产生的烦恼、忧虑。
所以(suǒ yǐ)的意思:因此,由此推断出的结果。
委蜕(wěi tuì)的意思:指人在困境中失去信心,放弃努力,不再追求进步。
先务(xiān wù)的意思:先要做的事情;首要任务
已去(yǐ qù)的意思:已经离开或消失了
有素(yǒu sù)的意思:有一定的才能、素质或基础
有道(yǒu dào)的意思:有正确的道理或方法。
渊明(yuān míng)的意思:渊博明智,学识深广。
中兴(zhōng xīng)的意思:指国家、民族或组织在困难时期经历挫折后重新崛起,兴盛发展的意思。
子孙(zǐ sūn)的意思:后代、子孙后辈。
- 注释
- 事:为官。
迹寓心:形迹虽在,内心已远。
许侯:指某位官员。
高趣:高尚的情操。
魏丞相:具体人物,可能指魏征。
两傅:指两位有道德的辅佐者。
毂击:形容世道纷乱。
委蜕:比喻生命的蜕变。
毁誉:赞誉和诋毁。
买田:追求物质财富。
东海:泛指大海。
神交:心灵相通。
渊明:陶渊明。
庶几:或许,大概。
- 翻译
- 他俩在汉朝为官,虽然形迹留下,但内心早已远离尘世。
许侯的名声不值一提,谁能理解他们超脱世俗的高尚情操。
令人惋惜的是魏丞相,为了谦逊地拒绝低微的职位,甚至摘下官帽。
中兴时期名臣众多,但像他们这样有道德的只有两位辅佐者。
世道纷繁,人们忙于追逐名利,又有谁愿意走这样的清高之路。
他们的生命如同蜕变,未蜕变时无所顾虑,蜕变后一切皆忘。
死后名誉如何,对他们来说已经无关紧要。
因此他们留给子孙的,不是追求田产,而是更高的精神财富。
我曾游历东海,所见所闻仿佛早有预谋。
与神灵般的你心灵相通已久,多次梦境让我如今才领悟。
陶渊明的诗作意境,绝妙的想法超越了世俗的忧虑。
或许我们能效仿那两位贤大夫,洞察细微之处,预见深远未来。
- 鉴赏
此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与唐代诗人陶渊明的《咏二疏》相呼应,故名《和陶咏二疏》。诗中表现了作者对古人汉时二疏事迹的回忆与思考,以及对于个人功名与身后评价的超然态度。
"二疏事汉时,迹寓心已去。许侯何足道,宁识此高趣。" 开篇便引出了历史上二疏的故事,这两位古人在汉代以其高洁品行闻名,而苏轼借此表达自己对这种精神境界的赞赏和向往。
"可怜魏丞相,免冠谢陋举。中兴多名臣,有道独两傅。" 这两句诗通过历史人物魏征与丞相之位的故事,反映了古人在功业上的成就,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时政治环境的不满,以及对于真正有才德之人的渴望。
"世途方毂击,谁肯行此路。是身如委蜕,未蜕何所顾。已蜕则两忘,身后谁毁誉。" 这几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功名与个人声誉的看法,认为身后的毁誉都是虚幻不实之物,不值得过分在意。
"所以遗子孙,买田岂先务。" 这句话则是对后世子孙的教诲,提倡应将重心放在家业稳固而非短暂的功名上。
接下来的几句诗描述了作者曾游历东海,对自然景观有着深刻的感受和体悟,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与朋友之间精神上的相通和理解。
最后,"庶几二大夫,见微而知著。" 则是在赞美能够洞察事物细微之处并能领会其中深意的智者。
整首诗通过对古人故事的回忆,以及个人对于功名、声誉及后世评价的看法,展现了苏轼超脱俗世、追求精神自由和高洁品格的人生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至顺四年四月九日陪尚书王公叔能常博柳公道传州尹干君寿道钱翼之文学同游天平赋近体诗二首时范氏诸孙在焉
上方古刻列森森,胜地重游忆旧临。
但觉天平苍石润,不知世远白云深。
崖泉寒冽遗韶韵,山木清华结夏阴。
厚德固宜孙子盛,修祠长此会簪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