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东 轩 琴 示 儿 子 沂 宋 /姚 孝 锡 古 人 无 复 见 ,但 有 东 轩 琴 。一 鼓 高 山 操 ,因 窥 古 人 心 。正 声 久 沈 埋 ,俚 耳 喧 哇 淫 。正 可 自 怡 悦 ,不 须 求 赏 音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东轩(dōng xuān)的意思:指东边的房屋,比喻高贵、尊贵的人家。
高山(gāo shān)的意思:高大的山峰,喻指高度、水平、境界等方面达到极点。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俚耳(lǐ ěr)的意思:对于俚语、方言等非正式语言敏感,喜欢听、记忆、使用这些非正式语言的人。
人心(rén xīn)的意思:指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意愿。
赏音(shǎng yīn)的意思:欣赏音乐声音。
沈埋(shěn mái)的意思:指被淹没、掩埋或忘记。
无复(wú fù)的意思:无法再复原或修复。
须求(xū qiú)的意思:迫切需要,急需
怡悦(yí yuè)的意思:形容心情愉悦、欢喜。
一鼓(yī gǔ)的意思:指第一次鼓动,通常意味着开始行动或发起攻击。
正声(zhèng shēng)的意思:指正确的声音或言论。
自怡(zì yí)的意思:自得快乐,心情愉悦。
- 注释
- 古人:指古代的人们。
复:再,又。
东轩:东边的窗户或书房。
琴:古琴。
鼓:弹奏。
高山操:高山流水般的琴曲。
古人心:古人的情感世界。
正声:纯正的音乐。
沈埋:埋没,不被重视。
俚耳:世俗的耳朵,庸俗的听者。
自怡悦:自我愉悦。
赏音:赞赏的声音,欣赏。
- 翻译
- 古代的人们已经看不到了,只剩下东轩里的琴声。
第一曲弹奏的是高山流水般的乐章,借此能洞察古人的情感世界。
真正的音乐长久以来被埋没,世俗的耳朵只会喧闹嘈杂。
这样的音乐足以自我欣赏,无需寻求他人的赞赏。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姚孝锡的《东轩琴示儿子沂》,通过对古人的琴声和高山操的描绘,表达了对传统音乐价值的感慨。诗人感叹古人已逝,但琴音犹在,通过高山操这一曲调,他能窥见古人的高尚情操。他认为真正的艺术之声长久以来被埋没在世俗的嘈杂中,只有少数人能够欣赏到其内在的雅致和怡悦。诗人强调,自己弹奏琴乐只是为了自我享受,而非追求他人的赞赏,体现了他对音乐纯粹性的坚守。整首诗寓含了对传统艺术的敬仰与对当下环境的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依韵和杨敏叔吴门秋晚见寄
方在洞庭上,秋怀那得禁。
西风楚波恶,度雁海云阴。
洛客吟初苦,骚人思已深。
颠毛随日减,冉冉不胜簪。
铜雀砚歌
曹公夜宴凌云台,一言契阔含馀哀。
分香老伎各云雨,歌舞不尽埋蒿莱。
漠漠颓基邺山下,万里烟尘无一瓦。
井干樽酒自平生,乌鹊飞南播遗雅。
老农垦雨开荒寒,一砾千金苔未乾。
世人好奇不好近,直比周簋仍商盘。
老璞浑浑殊质鲁,得水犹能发妍妩。
更与人间作瑰古,月明夜盗西陵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