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牧 杭 州 谢 李 太 尉 德 裕 唐 /姚 合 皇 恩 特 许 拜 杭 坛 ,欲 谢 旌 旄 去 就 难 。偷 拟 白 头 瞻 画 戟 ,四 神 俱 散 发 毛 寒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头(bái tóu)的意思:指人到老年时头发变白,也用来形容夫妻恩爱长久。
发毛(fā máo)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因紧张、恐惧、愤怒等而出现毛发竖立的状态,形容非常害怕或紧张。
画戟(huà jǐ)的意思:指用绘画的方式表达战争之意,形容文人墨客以文代武,以笔为戟。
皇恩(huáng ēn)的意思:指皇帝的恩宠和恩德。
旌旄(jīng máo)的意思:旌旄是指旗帜和军旗,也用来比喻权威和威严。
去就(qù jiù)的意思:表示选择或决定去或不去的意思。
散发(sàn fà)的意思:散发指事物散布出去,散发出来。
四神(sì shén)的意思:指东方文化中四种神兽,即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
特许(tè xǔ)的意思:特许指的是特别许可、特别准许的意思。表示给予特别的权利或特殊的待遇。
- 注释
- 皇恩:皇帝的恩赐。
特许:特别允许。
拜:礼拜。
杭坛:杭州的祭祀场所。
旌旄:旗帜,这里指军旗。
去就:离开或就职。
偷拟:暗自设想。
白头:指年老。
瞻:注视。
画戟:绘有图案的戟,古代兵器。
四神:指守护神像。
散:分开。
毛寒:形容心头发冷。
- 翻译
- 皇帝恩准我朝拜杭州坛,想要告别军旗的荣誉却难以做到。
我暗自想象自己满头白发凝视着绘有战旗的仪仗,四周的神像仿佛也因我的离别而感到寒冷。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姚合的作品,名为《牧杭州谢李太尉德裕》。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受封拜官、获得皇恩的感激之情,以及对权力变迁的无奈与哀愁。
"皇恩特许拜杭坛,欲谢旌旄去就难。" 这两句描绘出诗人因受到皇帝特别恩准而拜任杭州刺史的喜悦,但面对繁复的礼仪和权力的流转,却感到无从表达感激之情。
"偷拟白头瞻画戟,四神俱散发毛寒。" 这两句则通过形象的笔触传递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孤独。"白头"指的是古代官员戴的帽子,而"画戟"是古代仪仗队伍中用来装饰的长矛,这里暗喻着权力与职位的虚幻和无常。"四神俱散"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面对权力的消逝时内心的凄凉与恐惧,"发毛寒"更强化了这种情感的深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官职授受和礼仪的描写,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示了一种对于权力和命运无常的深刻体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帘飞瀑
暮春之月,春服既成。眷言乐游,求其友生。
陟彼嶙峋,崖石壁立。流泉涓涓,玉虹千尺。
挹泉水兮,尘缨可濯。日月其迈,云何不乐。
花木畅茂,生意欣欣。浴沂咏归,思昔之人。
我思昔人,匪耽逸豫。优哉游哉,聊以适志。
流觞泛泛,鸣鸟嘤嘤。感时怀古,千载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