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并入(bìng rù)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相同或相关的事物合并在一起,共同成为一个整体。
不过(bù guò)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程度、条件、程度等不超过某个限度,不过分,只是,仅仅。
不怠(bù dài)的意思:不懈怠慢,不敷衍塞责。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和气(hé qi)的意思:形容人态度友善、和蔼可亲。
何曾(hé zēng)的意思:表示事物已经过去,不再存在或不再发生。
花萼(huā è)的意思:比喻外表美丽、华而不实的东西。
化雨(huà yǔ)的意思:化雨指的是能够使雨水变为雨露,有助于生长的能力。也可以比喻有很高的教化、感化力量。
家信(jiā xìn)的意思:指家中来信。
满门(mǎn mén)的意思:指某种事物或情况在一个家庭或一个群体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或表现。
平常(píng cháng)的意思:平时,日常。
事几(shì jǐ)的意思:指事情几乎就要完成或者已经完成了。
顺亲(shùn qīn)的意思:顺从和孝顺亲人。
埙篪(xūn chí)的意思:形容人的言语或文章深奥难懂。
宜家(yí jiā)的意思:适合居住、合适的家
咫尺(zhǐ chǐ)的意思:指距离非常近,形容事物或人之间的距离极短。
至德(zhì dé)的意思:指极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自多(zì duō)的意思:自我夸耀,自以为了不起。
- 鉴赏
此诗《题翕乐堂》由明代诗人吴与弼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家庭和睦、尊老爱幼、道德修养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及家庭成员间情感的深厚与和谐。
首联“宜家信是顺亲方,归有馀师好细详”,开篇即点明了家庭和谐的基础在于遵循孝道,顺从长辈,并强调了学习之余,对长辈的关怀与照顾应当细致入微。颔联“道要何曾离咫尺,事几应不过平常”进一步阐述了道德修养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无论大事小事,都应以道德为准则,生活即是修行。
颈联“埙篪并入春风软,花萼长和化雨香”运用自然界的美好景象来比喻家庭成员间的和谐关系,埙篪(古代乐器)的和鸣如同春风般温柔,花萼在雨水滋润下散发出香气,象征着家庭成员间的情感交流与相互滋养。
尾联“至德苟能躬不怠,满门和气自多祥”总结全诗主旨,强调了高尚品德的实践对于家庭和谐的重要性,只要每个人都努力践行道德,家庭中自然会充满祥和之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家庭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中国传统家庭价值观中的核心理念——孝道、和谐、道德修养与日常生活的统一,以及家庭成员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题刘成功锦里
嘉林市中尘一丈,嘉林寺后竹千竿。
先君授徒竹窗底,我初识君俱少年。
同师同舍同笔砚,火冷灯青飞雪片。
春风一夜吹林花,南北飘零各星散。
我今头白苦思归,羡君山园芋栗肥。
为君题作小锦里,君应一笑巾堕几。
清晓趋郡早炊幽居延福寺
小轿欹还正,荒蹊细又纡。
危峰上金镜,远草乱琼珠。
雾外钟声近,花梢殿脊孤。
老僧知我冷,展席傍红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