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势道其趋,勇赴如决川。
但恨群臣间,馀习犹櫜鞬。
百代(bǎi dài)的意思:百代意为许多代,形容时间的长久。
不在(bù zài)的意思:不在表示不在某个地方或不参与某个活动。
斗极(dòu jí)的意思:斗争到极致,力争最高。
宫殿(gōng diàn)的意思:宫殿是指帝王居住的宏伟建筑物,引申为豪华富丽的住所或场所。
汉祖(hàn zǔ)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始祖,也指自己的祖先。
豁达(huò dá)的意思:指心胸开朗,不受外界困扰,能够宽容接纳他人的观点和做法。
孔子(kǒng zǐ)的意思: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这个成语指的是尊敬孔子和他的思想,也用来形容有学问、有道德的人。
乐意(lè yì)的意思:愿意、乐于
礼乐(lǐ yuè)的意思:礼乐是指传统的礼仪和音乐。它代表了古代中国人重视礼仪和音乐的文化传统。
良平(liáng píng)的意思:指人品好、道德高尚的人。
秦人(qín rén)的意思:指有勇无谋的人,形容只有勇气而缺乏智慧的人。
三代(sān dài)的意思:指祖父、父亲和子孙三代人。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神仙(shén xiān)的意思:指修炼有成的仙人,也泛指非凡的人物或事物。
圣道(shèng dào)的意思:指高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
诗书(shī shū)的意思:指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和才能。
所见(suǒ jiàn)的意思:所看到的事物或情况。
游问(yóu wèn)的意思:四处游玩,寻找知识,探求真理。
在三(zài sān)的意思:表示在某个时间点或某种情况下,发生了三次相同的事件或情况。
卓然(zhuó rán)的意思:出众,超群
祖祠(zǔ cí)的意思:祖祠是指祭祀祖先的庙宇。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刘诜的《感兴二首(其一)》。诗中以历史为背景,表达了对古代圣贤之道的追思与感慨。
首句“秦人燔诗书,圣道散若烟”描绘了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历史事件,象征着古代圣贤之道在权力的摧残下逐渐消散。接着,“宫殿干斗极,东游问神仙”通过夸张的手法,展现了秦始皇追求长生不老的狂妄行为,同时也暗含了对古代帝王追求功利而忽视道德的批判。
“汉祖祠孔子,遂为百代先”转而赞扬了汉高祖刘邦对儒家文化的尊重,将孔子尊为先师,使得儒家文化得以传承并成为后世的典范。这一转折体现了诗人对儒家文化的推崇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大哉礼乐意,所见何卓然”是对汉高祖行为的高度评价,认为他的行为体现了深邃的礼仪和智慧,具有非凡的见识。接下来,“因势道其趋,勇赴如决川”进一步描述了汉高祖顺应时势,果断决策的形象,如同决堤之水,不可阻挡。
然而,“但恨群臣间,馀习犹櫜鞬”揭示了诗人对当时官场风气的不满,认为尽管汉高祖英明,但仍有大臣保留着旧习,未能彻底革新。最后,“良平虽善虑,不在三代前”提到张良和陈平两位谋士的智慧,但他们的智慧并未能超越夏商周三代的圣贤。
“安得豁达□,一见贾少年”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见到像贾岛这样的豁达之士的渴望,希望在当今社会也能出现一位能够引领时代潮流、具有远见卓识的人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反思,表达了对古代圣贤之道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中道德沦丧现象的忧虑。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于理想人物的期待,希望能够出现一位能够引领时代、弘扬正道的杰出人物。
细雨催晴,残阳还在,柳阴深处。
红衰绿减,争倩春幡遮护。
流莺低诉韶华换,问此日、东风谁主。
纵江南芳草,还生那省,踏青情绪。吹远。愁何许。
奈不见春归,怎教春住。春词谁读。新声空忆金缕。
断肠烟景分明在,更梦落、梨花一树。
自冷淡,向银篝,怯伴帘栊薄暮。
蔷薇一点娇红剩,芳菲谩随尘土。
见说洛阳花,早帘前飞去。婵娟无处所。
问桃叶、而今谁赋。极目天涯,弄珠人老,韶光轻度。
日暮倚阑干,莺声乱、匆匆问春归路。
弱柳万千条,系春痕不住。幽怀传尺素。
料此际、湘云难驻。自沉吟、翠黛双娥,倩晓风调护。
琐骨凝膏,虬珠缀玉,峭寒庭院。
灯孤梦瘦,愁断美人天远。
傍阑干、横斜数枝,恍疑雪海珊瑚见。
看春痕写出,花疏月淡,十分清艳。帘卷。琼瑶片。
正乱点檐前,鬓丝轻罥。暗花盈袖,素萼折来低捻。
料离心、正忆江南,故园几番风信转。
送黄昏、翠羽惊寒,冻蕊霜华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