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吴君宠还武夷》
《送吴君宠还武夷》全文
明 / 欧必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天涯踪迹浮沉,谁动刀头故国心。

邺下共推吴质赋,风前曾听伯牙琴。

菱歌罢处移归舫,荔子丹时醉绿阴。

欲寄相思雁足石床云拥幔亭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伯牙(bó yá)的意思:指忠诚友爱的朋友,也用来形容音乐家之间的深厚友谊。

浮沉(fú ché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时而成功,时而失败,不稳定的状态。

故国(gù guó)的意思:指自己出生或长大的地方,故乡。

荔子(lì zǐ)的意思:指人才。

菱歌(líng gē)的意思:形容人的声音悦耳动听。

幔亭(màn tíng)的意思:指神秘莫测的事物或情况,也可指难以捉摸的人或事。

石床(shí chuáng)的意思:指人在石头上睡觉,形容艰苦的生活环境。

天涯(tiān yá)的意思:指天边,引申为指遥远的地方或极远的地方。

吴质(wú zhì)的意思:指人品高尚,品德优良。

相思(xiāng sī)的意思:相互思念、思念对方的心情。

牙琴(yá qín)的意思:形容人的嘴唇红润如琴弦。

雁足(yàn zú)的意思:形容行动迅速,速度快。

踪迹(zōng jì)的意思:指追踪的痕迹或线索。

伯牙琴(bó yá qín)的意思:指两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因为某种原因而分离,其中一方感到思念之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归乡的情景,充满了深情与感慨。首联“天涯踪迹几浮沉,谁动刀头故国心”开篇即道出了离别之人的漂泊不定与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次联“邺下共推吴质赋,风前曾听伯牙琴”运用典故,以古代文人雅士的聚会场景,象征了朋友间的深厚友谊和共同的高雅情趣。接下来“菱歌罢处移归舫,荔子丹时醉绿阴”描绘了友人归乡途中的景象,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伤感的氛围。尾联“欲寄相思无雁足,石床云拥幔亭深”则表达了诗人因无法直接传递思念之情的无奈与遗憾,以及对友人归乡后可能身处的幽静环境的想象。整首诗情感真挚,用词典雅,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

作者介绍

欧必元
朝代:明

欧必元(一五七三—一六四二),字子建。顺德人。大任从孙,主遇从兄。十五岁为诸生,试辄第一。明思宗崇祯间贡生,年已六十。以时事多艰,慨然诣粤省巡抚,上书条陈急务,善之而不能用。当时缙绅称之为岭南端士。尝与修府县志乘,颇餍士论。晚年遨游山水,兴至,落笔千言立就。必元能诗文,与陈子壮、黎遂球等复修南园旧社,称南园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罗浮草》、《溪上草》、《琭玉斋稿》等。清郭汝诚咸丰《顺德县志》卷二四有传。欧必元诗,以华南师范大学藏清刊本《欧子建集》为底本。
猜你喜欢

使日杂诗·其十二

北戒神州久闭关,愿穿河套越天山。

天公应被人窥破,鸟岛何须取半环。

(0)

十八日

达者失之弛,不达多所忧。

达与不达间,君子必有由。

使我务弃世,存亡等浮沤。

一切置哀乐,木石渠何求。

有生依仁义,百年殊未休。

春兰与秋菊,情感终相酬。

(0)

万国公墓

逝者如斯耳,空山石像哀。

残骸终共掩,毅魄恐难灰。

怅惘二三子,沈吟归去来。

受辛谁幼妇,情恨满苍苔。

(0)

人日栩楼宴集分韵得启字

乙酉津游主罗氏,尺盦几道善谈理。

移居幕府才数月,唯有晦若共卧起。

四十年来历千劫,今年度岁乃在此。

虞渊寒日几追随,徒抱殷忧思有启。

人日栩楼能召客,一时避乱多名士。

回首前尘涌万哀,罗严李于并为鬼。

眼中之人吾老矣,世难滔天何所止。

酒行举坐各悲歌,陈郭诗翁谁敢拟?

(0)

松月居士集印编书后

少喜摹刻稍废事,介节见之戒勿为。

所见常疑后者胜,皖浙虽盛难诡隋。

近年古鉥益竞出,始知秦汉犹莫追。

直学古人法不尽,何取派别相瑕疵。

成邸旧蓄号至博,松月收集犹多奇。

我虽弃去心终喜,当世苦铁称老师。

吾印八九出吴手,朴雅视古无愧辞。

此编新异又最晚,风行一世夫何疑。

(0)

钱冲甫求题冷斋勘书图

警石先生三十七,不应乡试为校官。

道光丙申绘图日,海昌训导已十年。

平生毫发无外慕,气盖一世如等閒。

冷斋之冷却万热,更以万卷培其源。

中年自视藐千古,独辨真伪诚要言。

文章小技在充足,洮洮易尽何足论。

曾侯自谓喜雄峻,徒长躁气非本根。

披图至我识微意,嵚崎欲压仇山村。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