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栽梅竹皆缘客,晚得冠裳不语人。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悼 蒋 升 仲 承 事 宋 /陈 傅 良 扁 舟 来 徃 适 吾 真 ,却 笑 旁 观 道 隐 沦 。三 釜 岂 无 儿 可 就 ,百 年 要 与 酒 相 亲 。賸 栽 梅 竹 皆 缘 客 ,晚 得 冠 裳 不 语 人 。试 向 南 塘 问 渔 牧 ,定 於 此 老 亦 沾 巾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扁舟(piān zhōu)的意思:指小巧轻便的船只,也用来比喻身世低微或贫寒的人。
冠裳(guān cháng)的意思:指穿上礼服或华丽的服饰,表示正式或庄重。
来往(lái wǎng)的意思:互相往来、交流
旁观(páng guān)的意思:指不直接参与某种活动或局势,只是旁边观察或观看。
三釜(sān fǔ)的意思:指一个人同时做多件事情,忙得不可开交。
相亲(xiāng qīn)的意思:指两个陌生人相互认识、交往,尤指为了结婚而相互了解。
隐沦(yǐn lún)的意思:隐退或沉没。形容人才被埋没或默默无闻。
于此(yú cǐ)的意思:指在此地,在这里。表示事物发生或存在的地点。
沾巾(zhān jīn)的意思:指被牵连或染上不好的事物。
- 翻译
- 扁舟来去恰合我心意,却嘲笑旁人选择避世道路。
难道我没有孩子可以培养,只想一生与美酒相伴。
多余的梅竹种植都是为了客人,晚年得到官位也不愿多言。
试着向南塘的渔夫和农人询问,他们定会说,这样的晚年我也感伤流泪。
- 注释
- 扁舟:小船。
来往:来回。
适:适合。
吾真:我的本心。
却笑:反而嘲笑。
旁观:旁人。
道隐沦:避世的道路。
三釜:三个锅,比喻生活所需。
儿可就:孩子可以培养。
百年:一生。
酒相亲:与酒为伴。
剩栽:多余地种植。
梅竹:梅花和竹子。
缘客:为了客人。
冠裳:官位。
不语人:不愿多言。
南塘:南方的池塘。
渔牧:渔夫和农人。
此老:这样的老人。
沾巾:感伤流泪。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所作的《悼蒋升仲承事》,表达了对友人蒋升仲的深深怀念和对其人生态度的赞赏。首句“扁舟来往适吾真”描绘了蒋升仲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如同扁舟在水上漂泊,追求内心的真我。次句“却笑旁观道隐沦”则写出他对世俗名利的淡然态度,笑对世间的纷扰,选择隐逸之道。
第三句“三釜岂无儿可就”中的“三釜”象征物质生活,暗示蒋升仲虽然家境尚可,但他并不看重这些,更重视精神上的追求。第四句“百年要与酒相亲”进一步揭示了他的生活情趣,他选择与酒为伴,享受人生的闲适时光。
第五句“剩栽梅竹皆缘客”表达他对友情的珍视,通过种植梅竹来款待来访的朋友。最后一句“晚得冠裳不语人”暗指蒋升仲晚年虽有官位,但并不张扬,保持低调,不轻易与人言说,体现了他的谦逊和淡泊。
结尾处,“试向南塘问渔牧,定于此老亦沾巾”,诗人设想询问渔夫和农人,他们定会因蒋升仲的高尚品格而感动落泪,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哀思和敬仰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蒋升仲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人格魅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