兹山昔未开,藏闭最深密。
我欲续金声,愿借山中笔。
不足(bù zú)的意思:不值得惊奇或不足以引起注意
不遇(bù yù)的意思:没有遇到好机会或好运气。
第一(dì yī)的意思:指排名第一,最高的,第一个。
佛日(fó rì)的意思:指佛的日子,也指佛教徒的节日。
公赋(gōng fù)的意思:指国家或地方政府向官员发放的俸禄。
画屏(huà píng)的意思:指用画画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脚力(jiǎo lì)的意思:指行走时的力量和速度。
金声(jīn shēng)的意思:形容声音高亢悦耳。
篮舆(lán yú)的意思:指篮子和车子,比喻财产丰富,富有。
灵岩(líng yán)的意思:指人才出众,有非凡的才能和智慧。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奇绝(qí jué)的意思:非常奇特而绝妙,超乎寻常的绝世之物或事物。
穷天(qióng tiān)的意思:形容贫穷到极点,没有更贫穷的了。
容膝(róng xī)的意思:容膝指能够容纳在膝盖上,形容亲密无间、相互依偎的关系。
深密(shēn mì)的意思:形容关系亲密,交情深厚。
胜地(shèng dì)的意思:指美好的风景名胜地或适宜居住的地方。
蜀中(shǔ zhōng)的意思:指蜀地,也泛指偏远的地方。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天台(tiān tāi)的意思:指官员的职位或地位高而危险,随时可能倾覆。
往往(wǎng wǎng)的意思:常常,经常
维摩(wéi mó)的意思:指人们在困境中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勇气,不放弃努力,坚持到底。
熙朝(xī cháo)的意思:熙朝指的是国家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的时代。
谢公(xiè gōng)的意思:指对别人的恩惠心怀感激,表示感谢之情。
心印(xīn yìn)的意思:心中的印记,指深刻的记忆或印象。
造物(zào wù)的意思:指上天创造万物的能力和智慧。
杖屦(zhàng jù)的意思:指代老年人的步履缓慢,需要拄着拐杖行走。
谢公岭(xiè gōng lǐng)的意思:指人们离开故乡远行,告别亲人和朋友的离别之情。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名为《宿灵岩赠长老敏行》。诗中描绘了作者在灵岩山的住宿经历以及对长老敏行的赠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灵岩山的奇绝景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首句“篮舆谢公岭,杖屦矩罗室”以“篮舆”和“杖屦”描绘了登山的过程,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净名访维摩,一庵仅容膝”则通过典故,表达了对高僧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灵岩山的隐秘与清幽。
“寻僧画屏中,往往多八十”一句,巧妙地将现实与想象结合,通过“画屏”这一意象,展现了灵岩山的古老与神秘,同时也暗示了山中僧侣的修行岁月之长。
“平生看不足,灵岩最奇绝”表达了作者对灵岩山美景的赞叹与喜爱,认为其景色独特,令人难以忘怀。
“老禅蜀中来,心印传佛日”通过描述长老敏行的来历与修为,进一步突出了灵岩山与佛教文化的紧密联系,同时也体现了长老的智慧与慈悲。
“脚力穷天下,称此为第一”赞美了长老敏行的修行与成就,将其视为天下第一,表达了对长老的高度评价与尊敬。
“兹山昔未开,藏闭最深密”强调了灵岩山的历史悠久与隐秘性,暗示了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与文化价值。
“倘不遇熙朝,造物肯容出”表达了对当前时代能够发现并欣赏灵岩山美景的庆幸,同时也对自然界的恩赐表示感激。
“孙公赋天台,胜地尚遗佚”通过引用前人的作品,对比了灵岩山与天台山的相似之处,同时表达了对灵岩山未被充分发掘的遗憾。
“我欲续金声,愿借山中笔”表达了作者希望继续传承与发扬灵岩山的文化精神,同时也表达了对长老敏行的敬仰与合作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灵岩山的描绘与赞美,不仅展现了其自然景观的壮丽与文化内涵的丰富,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历史、文化和宗教的深刻感悟与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