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复湛泉翁寄读兴国生祠碑诗四首·其二》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愧(bù kuì)的意思:表示符合预期,不辜负期望或名声。
奉尝(fèng cháng)的意思:尝试、体验
利民(lì mín)的意思:利民是一个四字成语,意思是为了造福人民而采取行动或制定政策。
民事(mín shì)的意思:民事是指与个人、家庭、社会关系有关的事务或纠纷。它是指私人之间的法律关系,与国家、政府无关。
山头(shān tóu)的意思:指事物的顶端或最高处。
事要(shì yào)的意思:事情的要点或核心。
实心(shí xīn)的意思:坚固、牢固、不可动摇的实质或基础。
桐乡(tóng xiāng)的意思:指同乡、同胞之间的亲近和团结。
要实(yào shí)的意思:指要事已经实现或要实现。
-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问,表达了对官员行为与民众利益关系的深刻思考。首句“利民事要实心为”,强调了官员在处理政务时应以百姓福祉为重,真心实意地为民众谋福利。接着,“石泣山头怕作碑”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描绘出官员若不为民造福,死后即使立碑也难以得到后人的尊敬和怀念,如同山石在山头哭泣一般。
后两句“岂有桐乡朱邑爱,奉尝不愧郭西祠”,通过类比历史上的贤官朱邑,进一步强调了官员应效仿先贤,真心为百姓服务,这样才不会在死后受到百姓的质疑和不齿。这里引用了朱邑的故事,他因怜悯百姓而自掏腰包修建水利设施,后世百姓感念其恩德,将其奉为神明祭祀。诗人以此反问,是否有官员像朱邑那样深爱百姓,以至于死后仍能无愧于百姓的纪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鲜明的对比和生动的比喻,呼吁官员们应当以百姓的利益为出发点,真正为人民服务,这样才能赢得百姓的尊重和历史的铭记。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