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上 楼 参 政 宋 /邵 经 国 闻 道 先 生 欲 挂 冠 ,先 生 几 日 出 长 安 。去 时 莫 待 淋 头 雨 ,归 日 须 防 彻 骨 寒 。已 遂 平 生 多 少 志 ,莫 令 末 路 去 留 难 。二 疏 毕 竟 成 何 事 ,留 取 他 年 作 画 看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毕竟(bì jìng)的意思:表示最终、归根结底的意思,用来引出一个结论或总结。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彻骨(chè gǔ)的意思:指某种感触或影响极其深刻,达到骨子里,无法挥去的程度。
出长(chū cháng)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的发展、壮大。
多少(duō shǎo)的意思:表示数量或程度的不确定,有时也表示询问。
二疏(èr shū)的意思:形容人与人之间关系疏远,不亲近。
挂冠(guà guān)的意思:指退休或卸任。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留取(liú qǔ)的意思:保留、保存
留难(liú nàn)的意思:指故意刁难别人,给别人制造困难。
末路(mò lù)的意思:指事物走到尽头,无法再继续发展或改变的境地。
年作(nián zuò)的意思:指年龄较小的人所作的事情。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去时(qù shí)的意思:离开的时候
去留(qù liú)的意思:指离开或留下的选择。
日出(rì chū)的意思:太阳从地平线升起,代表新的一天开始。
他年(tā nián)的意思:他年指的是将来的某一年,一般用来表示将来的某个时刻或某个年份。
闻道(wén dào)的意思:指通过听闻他人的道德品质、学识修养等方面的优点,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作画(zuò huà)的意思:指绘画、创作艺术作品。
- 注释
- 闻道:听说。
挂冠:辞官。
几日:何时。
出长安:离开长安。
莫待:不要等待。
淋头雨:大雨。
归日:归来之时。
彻骨寒:极寒。
已遂:已经实现。
平生:一生。
末路:晚年。
去留难:生活困难。
二疏:指疏广和疏受,西汉两位辞官的官员。
毕竟:究竟。
成何事:留下怎样的结果。
他年:将来。
作画看:以画来描绘。
- 翻译
- 听说先生要辞官还乡,先生何时能离开长安。
离去时不要等到大雨倾盆,归来时要防备彻骨严寒。
一生的抱负已经实现很多,别让晚年的生活充满困难。
像疏广、疏受两位那样辞职,最终会留下怎样的故事,就让我们将来以画来描绘吧。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经国所作的《上楼参政》,表达了对友人即将卸任官职的劝诫和对未来的期许。首句“闻道先生欲挂冠”直接点明主题,暗示友人即将辞官归隐。次句“先生几日出长安”询问离开京城的具体时间,流露出关切之情。
第三句“去时莫待淋头雨”,以生动的比喻劝告友人在离开时不要遭遇不测或困难,暗示仕途变幻莫测,应谨慎对待。第四句“归日须防彻骨寒”,进一步强调归隐后可能会遇到的艰难,提醒友人要有心理准备。
第五、六句“已遂平生多少志,莫令末路去留难”,鼓励友人回顾过往成就,但同时告诫他在晚年不要因为去留问题而感到困扰。最后两句“二疏毕竟成何事,留取他年作画看”,借典故“二疏”(指汉代疏广、疏受叔侄二人主动辞官归乡的故事)来表达,即使仕途有起伏,也应以淡然心态看待,将来这些经历可以作为人生画卷供后人评说。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关心,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思,展现了诗人对仕途与归隐的独到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