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水烟波白,照人肌发秋。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城 上 对 月 期 友 人 不 至 唐 /白 居 易 古 人 惜 昼 短 ,劝 令 秉 烛 游 。况 此 迢 迢 夜 ,明 月 满 西 楼 。复 有 盈 尊 酒 ,置 在 城 上 头 。期 君 君 不 至 ,人 月 两 悠 悠 。照 水 烟 波 白 ,照 人 肌 发 秋 。清 光 正 如 此 ,不 醉 即 须 愁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秉烛(bǐng zhú)的意思:手持蜡烛,指代亲自主持或亲自负责。
不至(bù zhì)的意思:不到最坏的地步;不会达到那种程度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清光(qīng guāng)的意思:指光亮、明亮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上头(shàng tou)的意思:指在地位、权力、能力等方面高于自己的人或事物。
水烟(shuǐ yān)的意思:指烟雾腾腾,如水一般弥漫。
迢迢(tiáo tiáo)的意思:形容路途遥远或心思思念的样子。
烟波(yān bō)的意思:指水面上烟雾缭绕,波纹起伏的景象,形容水面景色美丽、宜人。
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月满(yuè mǎn)的意思:指月亮圆满的状态,比喻事物达到顶点或极盛的状态。
尊酒(zūn jiǔ)的意思:尊敬对方,向对方敬酒。
- 注释
- 古人:古代的人们。
惜昼短:惋惜白天的时间短暂。
秉烛游:点着蜡烛游玩,指夜晚也继续娱乐。
迢迢:形容距离遥远。
明月:明亮的月亮。
满西楼:洒满西边的楼房。
盈尊酒:满杯的酒。
置在:放置在。
城上头:城墙上。
期君:期待你。
君不至:你没有来。
人月两悠悠:人与月都显得空旷而遥远。
照水:月光照在水面上。
肌发秋:肌肤和头发显得苍老。
清光:清冷的月光。
不醉:如果不醉酒。
即须愁:就应当感到忧愁。
- 翻译
- 古人惋惜白天太短,劝人们点起蜡烛尽情游玩。
何况今夜月色遥远,明亮的月亮洒满西楼。
又有一樽满满的美酒,放在城头等待友人。
期待你的到来你却未至,只有我和月亮遥遥相对。
水面映着月光如烟似雾,照在人身上显得凄凉。
清冷的月光就是这样,如果不醉的话就该忧愁。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静谧而又带有一丝孤寂的夜景。诗中的“古人惜昼短,劝令秉烛游”表明了人们对于光阴的珍视与对夜晚时分的利用。这正是古代文人对于时间流逝的一种无奈和渴望。
接下来的“况此迢迢夜,明月满西楼”则具体描绘了一幅夜景图画。这里的“迢迢夜”形容了夜晚的漫长与静谧,而“明月满西楼”则是对那轮圆月所照亮的楼宇之美的一种赞叹。
诗中也提到了酒,"复有盈尊酒,置在城上头"。这不仅描写了夜晚饮酒的情景,更表现了主人对于友人的期待和渴望。而“期君君不至”则透露出一种失落与孤独的感情色彩。
"人月两悠悠"一句,以简洁明快的笔触,勾勒出了人与月光之间隔阂深远的意境。接着,“照水烟波白,照人肌发秋”则继续强调了夜晚月光下的宁静与孤寂之感。在这里,作者通过对月光下水面、云雾以及人的身体所产生反射的描述,增添了一份秋意浓重的氛围。
最后,“清光正如此,不醉即须愁”则是诗人对于当前情境的一种感慨。月光之美,是需要在酒精的作用下才能完全欣赏吗?还是说,在这样的夜晚,即便不饮酒,也难免会产生忧愁?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夜晚静谧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期待与失落,以及面对美好而又孤独的自然之美时所产生的情感复杂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