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欤归欤,吾之膝有琴案有书。
吾之竹万个松数株。
薄田(bó tián)的意思:指土地贫瘠、不肥沃的田地。
尘途(chén tú)的意思:指人生的旅途,比喻人世间的繁华、纷扰。
旦夕(dàn xī)的意思:指时间非常短暂,形容事情的发展迅速或情况的变化突然。
儿童(ér tóng)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
放浪(fàng làng)的意思:形容人行为放荡不羁,不受拘束。
负郭(fù guō)的意思:指因为背负过重的责任或压力而感到困扰或疲惫。
蹇驴(jiǎn lǘ)的意思:形容人愚笨或者行动迟缓。
久困(jiǔ kùn)的意思:长时间被困扰或困住
老亲(lǎo qīn)的意思:指亲戚关系的长辈或老人。
老怀(lǎo huái)的意思:指老年人的心情、情感。
罗浮(luó fú)的意思:形容事物美丽多姿、繁华盛大。
琴案(qín àn)的意思:指有关琴的案件,比喻有关文学、艺术或音乐等方面的争议或纠纷。
清江(qīng jiāng)的意思:清澈的江河水流
求心(qiú xīn)的意思:寻求真实的内心感受或动机
日趋(rì qū)的意思:逐渐变得日益增加或加强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诗书(shī shū)的意思:指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和才能。
菽水(shū shuǐ)的意思:指田地里的水,比喻一切劳动的基础。
书可(shū kě)的意思:指书籍可以供人学习、参考的意思。
所生(suǒ shēng)的意思:
(1).生身父母。《诗·小雅·小宛》:“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 晋 陶潜 《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诗之二:“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兹?” 逯钦立 注:“所生,指亲母。”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王汝南 既除所生服,遂停墓所。”
(2).出生之地。 汉 应劭 《风俗通·十反序》:“是故 伯夷 让国以採薇, 展禽 不去於所生。” 王利器 校注:“所生即谓父母之邦。”
(3).谓亲生子女。《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帝马皇后》:“然贵而少子,若养它子者得力,乃当踰於所生。”
(4).种植的。《国语·晋语四》:“谚曰:‘黍稷无成,不能为荣。黍不为黍,不能蕃廡。稷不为稷,不能蕃殖。所生不疑,唯德是基。’” 韦昭 注:“所生,谓种黍得黍,种稷得稷,唯在所树。”
(5).指生养的。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夫差内传》:“ 吴王 闻之,索然作怒,乃曰:‘吾天之所生,神之所使。’”
无忝(wú tiǎn)的意思:没有羞耻心或愧疚感,坦然无愧
心得(xīn dé)的意思:指通过实践或体验而获得的深刻认识和体会。
形骸(xíng hái)的意思:指人的外表或形体。
盐菹(yán zū)的意思:形容人品德高尚、清廉正直。
尧舜(yáo shùn)的意思:指古代传说中的两位圣君尧和舜,用来形容人的品德高尚、仁德兼备。
役役(yì yì)的意思:形容身心疲惫,劳累过度。
愉愉(yú yú)的意思:形容心情愉快、舒适。
娱老(yú lǎo)的意思:娱乐老人,指尽力安抚老人的情绪,使其快乐愉悦。
于此(yú cǐ)的意思:指在此地,在这里。表示事物发生或存在的地点。
周孔(zhōu kǒng)的意思:指以周公、孔子为代表的古代圣贤。表示尊崇古代贤者的思想和道德标准。
自适(zì shì)的意思:
◎ 自适 zìshì
[self-ease] 自我舒适
食无鱼(shí wú yú)的意思:指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缺少必要的东西或条件。
放浪形骸(fàng làng xíng hái)的意思:指人行为放荡不羁、举止放纵不拘束。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吴琏的《归欤词》,通过描绘一个理想中的隐逸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远离尘嚣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首句“归欤归欤”,直接表达了诗人渴望回归自然、回归内心的呼唤。接下来的几句,“吾之膝有琴案有书”、“竹万个松数株”,描绘了诗人理想的居住环境——既有琴书相伴,又有竹林松树为伴,营造出一种宁静高雅的生活氛围。“深苍浅翠,老怀衰步可于此而少舒”,则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幽静和诗人的内心感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清江枕村兮可渔,薄田负郭兮可锄”,描述了诗人可以享受渔樵耕读的生活,既体现了他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也暗示了他希望过上自给自足、与世无争的生活。接着,“出无车兮蹇驴,食无鱼兮盐菹,居无庐兮茅旋可诛”,通过简朴的生活条件,展现了诗人对物质欲望的淡泊,以及对简单生活的满足。
最后,“如此亦可放浪形骸而自适,何役役于尘途而久困其躯”,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希望摆脱世俗的束缚,过上随性自在的生活。同时,“菽水以娱老亲兮,旦夕愉愉。诗书以启儿童兮,庭其日趋”,又体现了诗人对家庭责任的重视,希望在享受个人自由的同时,也能尽到孝道,教育好下一代。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家庭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反思。
早踏丹枫路,西风禾豆乾。
鸣榔秋水阔,击漂晓溪寒。
短褐宜扶杖,长涂懒据鞍。
却思冬后景,黄菊压栏干。
不知时雪覆云沙,但怪虚窗木影斜。
入竹不妨听窸窣,映空宁复问津涯。
杯深喜近围炉火,香冷谁寻小树花。
语到蓬仙烦寄我,固应黄竹属诗家。
神仙闻水部,妙物与长生。
鼎饪元滋味,山樊好弟兄。
佳音当有象,短韵已驰兵。
试咽甘酸处,行看雪里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