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偈·其八》全文
- 鉴赏
这首诗出自唐代文偃的《十二时偈》系列之一,以“日昳未”开篇,描绘了灌顶醍醐作为最高品味的象征,引出对佛学深奥真理的探讨。诗中提到“一切诸佛及菩提”,强调只有佛才能真正理解并珍视这些至高无上的智慧与境界。通过“唯佛知之贵中贵”的表述,诗人表达了对佛学智慧的尊崇和向往,同时也暗示了佛法的深邃与难以言喻。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如饮醍醐)为切入点,巧妙地融入了佛教哲学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精神追求的深刻洞察和对佛学智慧的虔诚敬仰。通过简练的语言和富有哲理的表达,传达了超越世俗、追求精神层面更高境界的主题。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七月朔日作
倏忽临秋月,踟蹰增隐伤。
火流期纵远,衣授事谁商。
太室怀霜露,椒宫忆姒姜。
无能回岁月,用合㓗烝尝。
馀暑犹腾燠,金风早送凉。
看花多谢意,待月散寒光。
饶有牢骚者,那堪感触常。
捣衣图玩益,即景帖临王。
一往知无益,翩来曷有方。
鹊桥节已近,愁望绛河旁。
闻河南得雨
齐豫风略同,皆赖三月雨。
前朝甘泽霏,未沾盈寸土。
对此灾馀民,安救沟壑苦。
于我心戚戚,当食不能举。
忽接方伯奏,豫省春霖溥。
益麦可种禾,东郊乐农父。
云是宸诚格,泰岳昭其祜。
心实愧此言,非漫为谦语。
略近而佑远,神岂有偏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