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繁华(fán huá)的意思:形容繁忙繁荣的样子。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井落(jǐng luò)的意思:形容事物的变故突然出现,或人的地位、声望突然丧失。
老僧(lǎo sēng)的意思:指年老的佛教僧人,也用来形容年纪大的人。
柳烟(liǔ yān)的意思:柳烟是一个形容春天景色的成语,表示春天柳树的烟雾般的美景。
烹茶(pēng chá)的意思:烹茶是指煮茶,也用来形容对待事物细致入微,认真细心。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胭脂(yān zhī)的意思:形容女子擦在脸上的红色化妆品,也用来比喻美丽的女子。
杨柳(yáng liǔ)的意思:杨柳是指杨树和柳树,用来形容柔软、婉约的女子。
义学(yì xué)的意思:义学是指学问高尚、有道德原则的学术研究。
引路(yǐn lù)的意思:给予指引或引导别人前进的行为。
应接(yìng jiē)的意思:应付接待,应对接纳。
游客(yóu kè)的意思:指到别的地方去游玩的人。
脂夜(zhī yè)的意思:形容夜晚非常美好、宁静。
总热(zǒng rè)的意思:指事物的整体或大局的热烈程度。
作解(zuò jiě)的意思:
谓解救百姓。 唐 包佶 《庆祀雨师乐章·迎神》:“作解之功,乐惟有年。” 唐 刘禹锡 《代杜司徒谢追赠表》:“陛下应乾御极,作解庇人。” 宋 王禹偁 《贺御楼肆赦表》:“泽流率土,仍推作解之恩。”参见“ 解网 ”、“ 解愠 ”。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凉寺及其周边环境的宁静与繁华对比,以及寺中僧侣忙碌而有序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寺庙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景象。
首句“老僧日起迎游客,引路烹茶总热忙”,描绘了清晨时分,老僧迎接游客的情景,他们不仅引导游客游览,还热情地为他们准备茶水,忙碌而温馨。这既体现了僧侣们的待客之道,也反映了寺庙作为社会交往场所的功能。
接着,“似觉山犹疲应接,如何寺却号清凉”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山以疲惫之感,反衬出寺庙的清静与凉爽。这里不仅赞美了寺庙的环境,也暗示了寺庙在人们心中所具有的避世与心灵净化的作用。
“堤笼杨柳烟含雾,井落胭脂夜有香”描绘了寺庙周围的自然景观,杨柳依依,烟雾缭绕,夜晚的井边似乎飘散着淡淡的香气。这些细节描绘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暗示了自然与寺庙之间微妙的联系,以及它们共同营造的宁静氛围。
最后,“寂寞繁华难作解,好将此义学参方”表达了对寺庙生活独特魅力的思考。繁华与寂寞看似矛盾,但在寺庙中却能和谐共存,诗人鼓励读者深入理解这种生活的意义,并从中学习到生活的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清凉寺及其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寺庙作为精神避所的独特魅力,以及僧侣们简单而充实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于生活本质和内心平静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