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争溪涨暖,雁度海风高。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村路(cūn lù)的意思:指偏僻、狭窄的道路或地方。
风高(fēng gāo)的意思:形容风势强劲,狂风呼啸的状态。
海风(hǎi fēng)的意思:海洋上的风,也用来比喻新鲜、清新的感觉或气息。
酣红(hān hóng)的意思:形容脸色或血色红润、充满活力。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龙蛰(lóng zhé)的意思:指龙在冬天蛰伏,比喻有才能而隐藏不露,暂时不显露锋芒。
绵山(mián shān)的意思:形容山势连绵不断。
漠漠(mò mò)的意思:形容景色模糊、朦胧不清。
士节(shì jié)的意思:士人的节操和品德。
小桃(xiǎo táo)的意思:指年纪小而聪明、机灵的孩子。
雉膏(zhì gāo)的意思:指珍贵而稀少的物品或财富。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的乡村景象,充满了生机与宁静。首句“不隔花村路,酣红上小桃”以“不隔”二字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仿佛诗人走在一条没有阻隔的小路上,两旁是盛开的桃花,色彩鲜艳,充满活力。“酣红”二字生动地描绘了桃花的娇艳欲滴,仿佛在春风中沉醉。接下来的“鱼争溪涨暖,雁度海风高”,通过鱼儿争抢溪水中的温暖和大雁在高空飞翔的画面,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更替。
“士节甘龙蛰,臣心淡雉膏”两句则转向对人的品格和心态的思考。这里“士节”指的是士人的气节,“甘龙蛰”比喻士人甘于隐居,不为世俗所动;“臣心淡雉膏”则可能是在说臣子的心志淡泊名利,不贪图富贵。这两句体现了作者对高尚人格的赞美和向往。
最后,“绵山烟漠漠,何处觅蛇号”描绘了一幅山间烟雾缭绕的景象,给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感觉。这里的“蛇号”可能是指某种声音,也可能是对某种难以捉摸之物的追寻,与前文的自然景象形成对比,增添了诗歌的意境深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清明时节乡村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性、自然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高尚品格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路旁
路旁一野老,呻吟一何苦。
鸠面步履艰,单衣百衲补。试问何方人,云籍?齐鲁。
犹忆少年时,逃荒离故土。
佣佃聊度岁,又复病双股。
问翁业何有,囊无一粒黍。
问翁室何有,妻没绝男女。
㷀㷀只此身,知死何处所。
我闻凄然悲,所悲非野父。
曾记周诗云,君子民父母。
教养违其方,黎民失恃怙。
命医施针砭,或可离痛楚。
白金赒其窘,屋居免露处。
固知煦妪仁,所愧泽未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