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明二首·其一》
《清明二首·其一》全文
清 / 金朝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不隔花村路酣红小桃

鱼争溪涨暖,雁度海风高

士节龙蛰,臣心淡雉膏

绵山漠漠何处觅蛇号。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村路(cūn lù)的意思:指偏僻、狭窄的道路或地方。

风高(fēng gāo)的意思:形容风势强劲,狂风呼啸的状态。

海风(hǎi fēng)的意思:海洋上的风,也用来比喻新鲜、清新的感觉或气息。

酣红(hān hóng)的意思:形容脸色或血色红润、充满活力。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龙蛰(lóng zhé)的意思:指龙在冬天蛰伏,比喻有才能而隐藏不露,暂时不显露锋芒。

绵山(mián shān)的意思:形容山势连绵不断。

漠漠(mò mò)的意思:形容景色模糊、朦胧不清。

士节(shì jié)的意思:士人的节操和品德。

小桃(xiǎo táo)的意思:指年纪小而聪明、机灵的孩子。

雉膏(zhì gāo)的意思:指珍贵而稀少的物品或财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的乡村景象,充满了生机与宁静。首句“不隔花村路,酣红上小桃”以“不隔”二字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仿佛诗人走在一条没有阻隔的小路上,两旁是盛开的桃花,色彩鲜艳,充满活力。“酣红”二字生动地描绘了桃花的娇艳欲滴,仿佛在春风中沉醉。接下来的“鱼争溪涨暖,雁度海风高”,通过鱼儿争抢溪水中的温暖和大雁在高空飞翔的画面,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更替。

“士节甘龙蛰,臣心淡雉膏”两句则转向对人的品格和心态的思考。这里“士节”指的是士人的气节,“甘龙蛰”比喻士人甘于隐居,不为世俗所动;“臣心淡雉膏”则可能是在说臣子的心志淡泊名利,不贪图富贵。这两句体现了作者对高尚人格的赞美和向往。

最后,“绵山烟漠漠,何处觅蛇号”描绘了一幅山间烟雾缭绕的景象,给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感觉。这里的“蛇号”可能是指某种声音,也可能是对某种难以捉摸之物的追寻,与前文的自然景象形成对比,增添了诗歌的意境深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清明时节乡村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性、自然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高尚品格的追求。

作者介绍

金朝觐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六月晦日作

雨霁华清景色佳,天心人意与秋偕。

欲占流火传金令,伫待飘梧到玉阶。

两大无私惟育物,一衷有恪正居斋。

朱明昼永堂堂过,为惜分阴独咏怀。

(0)

消夏十咏·其五萤

向晚撑扁舫,芦洲泛碧澄。

伴吟浑似月,照夜不须灯。

已报秋前信,应知雨后增。

长门今古恨,赋扇几人能。

(0)

鸡卵

无鸡卵不生,无卵鸡不成。

循环谁为始,倩彼鸡卵评。

(0)

路旁

路旁一野老,呻吟一何苦。

鸠面步履艰,单衣百衲补。试问何方人,云籍?齐鲁。

犹忆少年时,逃荒离故土。

佣佃聊度岁,又复病双股。

问翁业何有,囊无一粒黍。

问翁室何有,妻没绝男女。

㷀㷀只此身,知死何处所。

我闻凄然悲,所悲非野父。

曾记周诗云,君子民父母。

教养违其方,黎民失恃怙。

命医施针砭,或可离痛楚。

白金赒其窘,屋居免露处。

固知煦妪仁,所愧泽未溥。

(0)

题十二月人物画册·其十四

新秋庭院足清娱,绿荫修梧三两株。

步屧溪桥怯无力,娉婷红袖倩人扶。

(0)

出塞杂咏用上平声韵·其六

龙沙八月似冬初,献赋长杨满属车。

最爱枫林新似染,折来题句手亲书。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