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分银瓫烈,诗写綵毫轻。
野迥晴看烧,花深晓听莺。
拜辞(bài cí)的意思:表示辞别,离开时客套的告别。
邦本(bāng běn)的意思:指国家的根本大计或根本利益。
承祀(chéng sì)的意思:承接先人的祭祀职责
驰道(chí dào)的意思:形容车马奔驰行驶的宽阔道路。
储皇(chǔ huáng)的意思:指储君或太子,也可用来形容一个人身份尊贵、地位崇高。
从容(cóng róng)的意思:指态度镇定从容,不慌不忙,不受外界干扰的状态。
德业(dé yè)的意思:指道德修养高尚,事业有成。
对论(duì lùn)的意思:相互辩论、争辩
付托(fù tuō)的意思:委托或托付他人处理事务
宫月(gōng yuè)的意思:指皇宫中的月亮,比喻美好的事物或美好的时光。
衮冕(gǔn miǎn)的意思:形容人的才德高尚,品德纯正。
海内(hǎi nèi)的意思:指整个海内外,泛指天下、世界。
鹤禁(hè jìn)的意思:比喻对某种行为或活动进行禁止或限制。
后骑(hòu qí)的意思:指在某个事物或现象发生之后,再有一种类似的事物或现象出现。
虎帐(hǔ zhàng)的意思:指军队中勇猛善战的将领。
淮甸(huái diàn)的意思:指人在官场或社会上得到重用、受到重视,地位显赫。
欢娱(huān yú)的意思:欢乐和快乐。
经籍(jīng jí)的意思:指经书和典籍,泛指古代的书籍和文化遗产。
恳诚(kěn chéng)的意思:真诚的态度或言辞
礼秩(lǐ zhì)的意思:礼貌有秩序,指遵守礼仪、有秩序的行为举止。
两京(liǎng jīng)的意思:两京是指北京和南京这两个历史上的重要都城。
列卿(liè qīng)的意思:列卿是一个古代汉语词语,指的是列举各种聪明才智的人。
龙旌(lóng jīng)的意思:指龙旗,也泛指旗帜。比喻权威和威严的象征。
銮坡(luán pō)的意思:形容地势高峻的山坡。
论经(lùn jīng)的意思:
讲论经典;评论经书。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安禪合掌,説偈论经,滴海未尽,其书悬河,不穷其义。” 元 杨载 《奉题伯父双峰樵隐》诗之四:“祇应老崖谷,束带尚论经。”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顾炎武》:“於同时诸君子,虽以苦节推 百泉 、 二曲 ,以经世之学推 棃洲 ,至於论经评史,亦不苟同也。”
前星(qián xīng)的意思:前兆、征兆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容纳(róng nà)的意思:指能够接纳、包容事物或人物。
三殿(sān diàn)的意思:指古代宫廷中的三座殿堂,也用来比喻地位高峻、声望显赫的人。
山河(shān hé)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和领土。
深晓(shēn xiǎo)的意思:深刻理解,透彻了解
石头(shí tou)的意思:形容事物出乎意料地惊人或巨大。
天子(tiān zǐ)的意思:指君主、皇帝,也用于比喻权力至高无上的人。
行宫(xíng gōng)的意思:行宫指的是皇帝或高官的行宫。
宴饯(yàn jiàn)的意思:宴请送别
遥指(yáo zhǐ)的意思:远距离指向,用手势或目光指向远处。
谒陵(yè líng)的意思:指去拜访皇帝或高官的陵墓,也可引申为去拜访高级官员或权贵。
翊戴(yì dài)的意思:翊戴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指得到尊贵的赞许和提拔。它常用来形容受到皇帝或高官的亲自提拔、重用。
寅清(yín qīng)的意思:指清晨时分,天色微明,鸟鸣声起,寅时清晨。
英声(yīng shēng)的意思:指声音悦耳动听,具有美好音色。
元老(yuán lǎo)的意思:指年纪很大、经验丰富的人,也泛指在某个领域或组织中担任重要职位并有较高威望的人。
簪缨(zān yīng)的意思:指担任重要职务或担负重大责任。
召对(zhào duì)的意思:召对指在考试、竞赛或评比等场合中,根据规定或要求,选拔出最优秀、最合适的人或物。也可以用来形容选择合适的人或物。
重列(zhòng liè)的意思:重新排列、重新整理
众情(zhòng qíng)的意思:指大众的情感或心理状态。
助祭(zhù jì)的意思:指协助祭祀的人,泛指协助他人完成工作或事务的人。
尊荣(zūn róng)的意思:尊敬和荣誉。
石头城(shí tou chéng)的意思:指坚固、牢不可破的城堡或建筑,也可比喻意志坚定、不可动摇的信念。
此诗描绘了明朝时期,大学士曾先生奉命陪同太子前往南京的情景。首句“望著銮坡早”便点明了曾先生在清晨即刻出发,显示出其职务之重要与急迫。接着,“官兼鹤禁荣”一句,以“鹤禁”喻皇宫,表达了曾先生作为官员的荣耀与尊贵。
“储皇承祀去,天子诏陪行”,说明太子在祭祀时出行,曾先生作为朝廷重臣,被特许陪同,体现了君臣之间的紧密关系和信任。接下来的“付托同元老,尊荣重列卿”,则强调了曾先生与元老们一同受托,地位之高显,责任之重大。
“拜辞瞻衮冕,宴饯集簪缨”描绘了曾先生辞别时的庄重场面,以及朝廷上下为他举行的盛大宴会,可见其离别之隆重。而“驰道云随辇,行宫月照营”则通过生动的景象,展现了曾先生出行的壮观与神秘。
“前星临虎帐,后骑绕龙旌”进一步渲染了此次出行的威严与神圣,前有星辰指引,后有龙旗护卫,象征着国家的尊严与力量。接下来的“召对论经籍,从容纳恳诚”则展示了曾先生在途中的学术交流与君主间的真诚对话,体现了文治武功并重的治国理念。
“酒分银瓫烈,诗写綵毫轻”描绘了宴会上的欢乐场景,酒香四溢,诗文飞扬,展现了文人士大夫的风雅与豪情。而“野迥晴看烧,花深晓听莺”则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渐过淮甸路,遥指石头城”预示着曾先生即将抵达目的地,而“日月开三殿,山河壮两京”则赞美了南京的壮丽与繁华。整个行程中,曾先生不仅履行了职责,也享受了尊荣,体现了明代政治文化中的和谐与秩序。
“谒陵严礼秩,助祭秉寅清”表明了曾先生在南京的活动内容,既体现了对先王的尊重,也展现了其在宗教仪式中的角色。而“翊戴归邦本,欢娱洽众情”则总结了此次行程的意义,不仅加强了君臣之间的联系,也增进了民众的幸福感。
“愿杨匡德业,海内振英声”则是对曾先生的美好祝愿,希望他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继续发扬美德,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使他的英名流传四方。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明朝时期高级官员陪同太子出行的宏大画卷,展现了当时的政治格局、社会风貌以及文人士大夫的精神追求,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