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违(bù wéi)的意思:不违反,不违背
丹漆(dān qī)的意思:用丹红色的漆涂抹的木器,比喻事物美好而华丽。
敌庭(dí tíng)的意思:指敌人的家庭,也指敌人的势力和势力所在地。
洞庭(dòng tíng)的意思:指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和未来发展趋势。
东国(dōng guó)的意思:指东方国家,特指日本。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广乐(guǎng yuè)的意思:指广泛的欢乐和快乐。
国风(guó fēng)的意思:国家的风格和气质,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特点和风貌。
海上(hǎi shàng)的意思:指在海上,常用来形容船只在海上航行。
精意(jīng yì)的意思:指精心思考和用心经营的意思,也可以表示用心和用意。
弭节(mǐ jié)的意思:指停止战斗或争端,和解或调停。
山河(shān hé)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和领土。
题名(tí míng)的意思:指为了表彰某人或某物的优秀之处而给予荣誉的名字或称号。
同归(tóng guī)的意思:指多个人或多个事物最终走向同一个结局或归宿。
星汉(xīng hàn)的意思:形容夜空中繁星点缀,如同银河。
行精(xíng jīng)的意思:指做事认真、精益求精。
支机(zhī jī)的意思:指援助、支持的工具或手段。
紫衣(zǐ yī)的意思:指帝王的服饰,也用来形容尊贵、高贵的人物。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曾广钧所作的《于长沙奉送端尚书奉使列国考求宪法(其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典故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出使列国的深厚情感与美好祝愿。
首联“舍瑟舞沂非异撰,学琴海上證同归”,以“舍瑟舞沂”和“学琴海上”两个典故,表达了友人出使的远大志向和追求学问的决心。这里,“舍瑟舞沂”出自《论语》,比喻放弃安逸生活,追求更高理想;“学琴海上”则暗示友人将在广阔的海上传播知识,实现自我价值。
颔联“西行精意通丹漆,东国风流改紫衣”,进一步描绘了友人出使的旅程和目标。通过“西行”与“东国”的对比,以及“通丹漆”与“改紫衣”的象征,展现了友人不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更在文化上促进了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颈联“弭节洞庭闻广乐,题名星汉记支机”,通过“弭节洞庭”和“广乐”、“题名星汉”与“支机”的典故,赞美友人在出使过程中所享受到的文化盛宴和历史传承。这里,“弭节洞庭”可能指友人到达目的地后的宁静与思考;“广乐”象征着丰富多元的文化体验;“题名星汉”与“支机”则寓意着友人的功绩将被历史铭记,如同繁星点点,永垂不朽。
尾联“敌庭傥见将渠印,知有山河誓不违”,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出使安全归来的殷切期盼和对友谊的坚定承诺。这里的“敌庭”可能暗指友人出使途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或挑战,而“将渠印”则是对友人身份和使命的肯定。诗人坚信,无论面对何种困难,友人都会坚守初心,不违背对国家和友谊的誓言。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体现了对友人出使的崇高敬意,也蕴含了对文化交流与和平共处的美好愿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寒雨浃旬终不成雪
幽栖又三冬,好雪无一片。
今晨霭同云,薄暮集微霰。
先声乃如许,落势大可见。
呼儿出门看,通夕知几遍。
听窗复听竹,攲枕不知倦。
终然成底事,寒雨闭深院。
何尝忧瘠田,初不办欢宴。
囊萤已乾死,无以映书卷。
请天收层阴,斗柄行欲转。
爱日上晴轩,如披故人面。
玩鸥亭
乃翁独步辞云间,五花判罢游金銮。
甘泉颇劳侍从事,夜直必梦江湖宽。
晚遭忌刻泛湘水,众为不乐公欣欢。
白鸥无数没浩荡,相亲相近俄相安。
何曾一旦舞不下,始信前事盟未寒。
文章炳蔚冠当代,衣被诸子犹班班。
携持扁榜向阳羡,往日风味追令还。
乃翁闲散莫浪许,乃翁青紫当拾取。
回施佳名与老夫,长共群鸥卧烟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