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哉乐欺人,犹以圣自名。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脱(bù tuō)的意思:保持不变,不脱离原来的状态。
不苟(bù gǒu)的意思:不苟指不苟且不苟且不苟懒惰敷衍,不认真负责。
豆羹(dòu gēng)的意思:指一种由豆类制作的清淡汤羹。也用来比喻事物的简单、朴素。
非道(fēi dào)的意思:非道指的是不守道义,行为不正的人或事物。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官业(guān yè)的意思:官业指官员的职业,也泛指官僚体制下的职业。
后世(hòu shì)的意思:指将来的世代或后代。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世人(shì ré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所有的人。
有为(yǒu wéi)的意思:有才能、有作为、有成就。
自名(zì míng)的意思:
(1).自称;自命。 宋 苏轼 《辛丑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途中作口号》:“诗人如布穀,聒聒常自名。”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京师沟渠极深广,亡命多匿其中,自名为‘无忧洞’。”《金史·陈规传》:“南渡后,諫官称 许古 、 陈规 ,而 规 不以訐直自名,尤见重云。”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做“杂文”也不易》:“虽然自名为‘文艺独白’,但照 林先生 的看法来判断,‘散文非散文,小品非小品’,其实也正是‘杂文’。”
(2).因自己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而闻名。《南史·文学传·吴均》:“先是, 均 将著史以自名,欲撰《齐书》,求借 齐 起居注及群臣行状。” 唐 韩愈 《张中丞传后序》:“ 翰 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 金 王若虚 《诗话》:“近岁诸公以作诗自名者甚众,然往往持论太高。”
(3).自通名姓。《后汉书·赵孝传》:“ 孝 既至,不自名,长不肯内。”
- 翻译
- 古人重视道德,即使饥饿也不随便接受粗劣的食物。
如果做事不是出于本心,有的人甚至会放弃官位不做。
后代人怎么了,竟把做官当作生活的全部。
可耻啊,有些人乐于欺骗他人,还自称为圣人。
- 注释
- 古人:指古代有道德修养的人。
苟:随便,轻易。
豆羹:比喻粗劣的食物。
有为:有所作为,特指符合内心意愿的行为。
脱冕:脱下官帽,表示放弃官职。
后世人:指现代社会中的人。
业:从事,作为职业。
鄙哉:多么鄙陋啊,表示批评的态度。
欺人:欺骗他人。
圣:圣人,道德高尚的人。
- 鉴赏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于古人诚实守道的品格的赞赏,以及对后世人利用官职谋生的批评。诗中“古人重非道,饥不苟豆羹”表达了古人宁愿忍受饥饿也不愿意做出违背道德的事。而“有为非其心,或不脱冕行”则意味着即便是有所作为,也不会因为私心而陷入不义的行为。
接着,“如何后世人,以官业其生”表达了作者对于后世人将官职视作谋生的失望和批评。最后,“鄙哉乐欺人,犹以圣自名”则是对那些自称为圣贤却行伪善之事的人的讽刺,认为他们既可鄙又可笑。
整首诗体现了作者对于道德的重视,以及对于后世人官职化生涯的不满和批判。语言简洁而富有力量,反映出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情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江红·其一谢孟使君
荆楚岁时,念自古、登临风俗。
休更道、桓家车骑,谢家丝竹。
不觉吹将头上帽,可来共采篱边菊。
叹如今,重九有何人,相追逐。穷处士,枯如木。
贤太守,温如玉。遣厨人馈酒,廪人馈粟。
欲寄唐虞无限意,离骚都是相思曲。
奈两三、寒蝶尚于飞,秋光促。
念奴娇
单于吹罢,望西山乞得,斜阳收脚。
素魄旋升,听桂子、风里时时飘落。
莹彻杯盘,冷侵毛发,浑不胜衣著。
天公有意,为人掀尽云幕。
童稚犹也多情,广庭扫净草,不容纤恶。
步绕周遭,疑便是、踏雪当年东郭。
慢引歌声,响穿云际,直使姮娥觉。
一尊重酹,为言千载同约。
宿湖甫山
夜泊湖甫山,绿杨护危堤。
迅雷将残雨,似猛竟复微。
晓月解风缆,熟睡初不知。
起来问宿处,千山翠相围。
霁峰有剩谒,旭溪无停辉。
远树芦外出,若与船争驰。
多情东林塔,寸步不相离。
后送欣已远,前迎复在兹。
不知塔意厚,为复船行迟。
谁能仆此塔,庶不淹吾归。
独感夜来雨,政作朝凉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