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东 山 瀑 布 唐 /方 干 遥 夜 看 来 疑 月 照 ,平 明 失 去 被 云 迷 。挂 岩 远 势 穿 松 岛 ,击 石 残 声 注 稻 畦 。素 色 喷 成 三 伏 雪 ,馀 波 流 作 万 年 溪 。不 缘 真 宰 能 开 决 ,应 向 前 山 杂 淤 泥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波流(bō liú)的意思:形容事物连续不断地发展变化。
稻畦(dào qí)的意思:指稻田里的田埂,比喻人的本分、工作岗位或职责范围。
看来(kàn lái)的意思:表示根据所见所闻推测或判断,用以表示事实明显或显而易见。
平明(píng míng)的意思:平明指的是天刚亮的时候,也就是早晨的时候。
三伏(sān fú)的意思:指夏季的三个“伏天”,即初伏、中伏和末伏。
失去(shī qù)的意思:形容因失去某物或某人而精神萎靡、意志消沉。
素色(sù sè)的意思:指没有经过装饰、修饰的原始状态,也可指简单、朴素的颜色或风格。
万年(wàn nián)的意思:长时间,永远。
向前(xiàng qián)的意思:表示朝着前方、向前进的意思。
遥夜(yáo yè)的意思:夜晚很长,时间过得很慢。
淤泥(yū ní)的意思:比喻人心思险恶,阴险狡诈。
远势(yuǎn shì)的意思:远远超过他人的实力或势力。
真宰(zhēn zǎi)的意思:指担任真正的宰相或首领。
- 注释
- 遥夜:漫长的夜晚。
看来:看起来。
疑:疑似。
月照:月光照射。
平明:天刚亮的时候。
失去:不再可见。
挂岩:挂在悬崖上。
远势:远处的气势。
穿:穿越。
松岛:长满松树的小岛。
击石:水击打石头。
残声:余音,水声。
注:流入。
稻畦:稻田间的水沟。
素色:白色,这里指水的白茫茫一片。
喷成:喷涌形成。
三伏:夏季最热的三个时期,这里形容酷热。
雪:比喻水的洁白。
馀波:水流的余势。
流作:汇聚成为。
万年溪:形容溪流长久不息。
不缘:如果不是因为。
真宰:大自然,宇宙的主宰力量。
能开决:能够使其开通流出。
应向:可能就会。
前山:前面的山脚下。
杂淤泥:混合在淤泥中。
- 翻译
- 在漫长的夜晚里,它看似月光倾洒,但到天明时分,却被云雾所遮掩。
它从悬崖高处流下,穿越松林密布的小岛,撞击岩石的声音,最后落入稻田之中。
那洁白的颜色如同三伏天的飞雪般喷涌,剩余的水流汇成了万年不息的小溪。
若不是大自然的神奇力量使其奔腾而出,恐怕它早已与前方山脚下的淤泥混为一谈了。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画面,充满了动人的意象和深远的哲理。诗人以其特有的艺术才华,捕捉到了山水之间的灵动之美。
"遥夜看来疑月照,平明失去被云迷。" 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界不可预测变化的感慨,月亮在夜色中若隐若现,被白昼的云雾所掩盖。这不仅是景象的描述,也透露出诗人内心对于事物无常的深刻体悟。
"挂岩远势穿松岛,击石残声注稻畦。"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幅山水瀑布的壮丽图景。水从高处飞泻而下,在岩石间回响,形成一种自然的音乐,同时也滋润了田野。这是对大自然力量与美感的赞颂。
"素色喷成三伏雪,馀波流作万年溪。" 这里的“素色喷成三伏雪”形象鲜明,水流冲刷出白色的泡沫,宛如夏日之中突然降临的雪花。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自然界的奇观,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永恒。
"不缘真宰能开决,应向前山杂淤泥。" 这最后两句诗则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哲思。诗人似乎在说,即便是大自然中的至高无上之主,也无法左右一切;而我们应当面对眼前的现实,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要勇往直前,清除心中的杂念和世间的污泥。
总体来看,这首诗既有壮观的山水画卷,又蕴含了深邃的人生哲理,是一首集自然美与人生智慧于一身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