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贞妇》
《贞妇》全文
元 / 陈谟   形式: 古风

时运忽复乖,兵尘白日

风花信所飘,安得念茵席

所悲命如叶,自誓心匪石

出即依旁舍,归斯匿深壁

凶徒披猖,鸡犬俱辟易

罔俾荃为茅,宁甘血成碧。

哀哀八岁儿,抱母同毁璧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哀哀(āi āi)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的样子。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辟易(pì yì)的意思:辟易是指排除障碍、克服困难,使事情变得容易。

兵尘(bīng chén)的意思:指战争的烽烟和尘土,也用来比喻战争的残酷和破坏。

尘昏(chén hūn)的意思:形容人迷惑、困惑、昏迷。

匪石(fěi shí)的意思:指做事不顾道义、背离正道的人或事物。

风花(fēng huā)的意思:指风吹花落,形容景物美丽的样子。

毁璧(huǐ bì)的意思:指破坏珍贵的事物或美好的局面。

旁舍(páng shè)的意思:指旁边的房舍。比喻与主体有关但与主要事物不相干的事物。

披猖(pī chāng)的意思:形容人放肆妄为,肆无忌惮。

深壁(shēn bì)的意思:形容固执守旧,不肯改变。

誓心(shì xīn)的意思:表示坚定的决心和信念。

时运(shí yùn)的意思:指人生的运气或命运。

凶徒(xiōng tú)的意思:指凶恶的人,指行凶犯罪的人。

茵席(yīn xí)的意思:指舒适的座位或坐垫

自誓(zì shì)的意思:自己立下誓言或发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元末明初战乱时期,一个普通家庭在动荡社会中的悲惨遭遇。诗人以“贞妇”为题,通过描述一位母亲和她八岁的孩子在战乱中相依为命,共同承受苦难的情景,展现了战争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巨大破坏。

首句“时运忽复乖,兵尘昏白日”,点明了时代的变迁与战乱的背景,暗示了社会秩序的混乱和人民生活的艰难。接着,“风花信所飘,安得念茵席”,以自然界的景象比喻社会的动荡,表达了人们在动荡中无处安身的无奈。

“所悲命如叶,自誓心匪石”,揭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悲痛与坚定。即使命运如同飘零的落叶般脆弱,他们也坚守着不屈不挠的决心。“出即依旁舍,归斯匿深壁”,描绘了他们在战乱中四处躲避、寻求暂时安宁的生活状态。

“凶徒肆披猖,鸡犬俱辟易”,形象地展示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和对无辜平民的威胁。“罔俾荃为茅,宁甘血成碧”,表达了主人公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愿放弃尊严和生命的态度。“哀哀八岁儿,抱母同毁璧”,最后以孩子和母亲的共患难,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展现了人性中最真挚的情感——亲情与坚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强烈的对比,深刻反映了战乱给普通家庭带来的痛苦与挣扎,同时也歌颂了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人性光辉。

作者介绍
陈谟

陈谟
朝代:元

(1305—1400)元明间江西泰和人,字一德。幼能诗文,尤精经学,旁及子史百家。隐居不求仕,而究心经世之务。尝谓学必敦本,必先变化气质,若礼乐、刑政、钱谷、甲兵、度数之详,亦不可不讲习。洪武初征至京师议礼,宋濂等请留为国学师,引疾辞。家居教授,屡应聘为江浙考试官。学者称海桑先生。有《海桑集》。
猜你喜欢

送顾湘佩孝廉返苏门即赴公车

南图万里正高秋,萧寺因君话倍稠。

动地海潮光射斗,一林风雨快登楼。

心田斟酌明如雪,句法纵横矫若虬。

好返苏门向京阙,他年车笠重绸缪。

(0)

喜郭骙臣秀才见访索赠·其二

匡庐北去可停舟,特探鸾溪一溯流。

月色冷空寒谷影,鸿文高为道情留。

风尘黯澹真堪惜,书剑鲜明是壮游。

但使渊明能入社,东林从此记中州。

(0)

庚戌夏彝初司马周公下临海幢赋谢·其二

猿鹤忻承语意温,始知轩冕道尤尊。

朱旗闪日屯云影,碧玉行杯照水痕。

天禄千秋高太乙,甘棠一树荫祇园。

华封愿祝心无限,象阙频沾圣代恩。

(0)

送胡绢庵郡丞赴秦中·其二

来暮歌声此际欢,王程深雪拥征鞍。

搴帷坐见青山入,布政行看紫气团。

月影秋河光更动,鸡鸣荒戍树尤寒。

分明记得斯时节,他日还寻共倚阑。

(0)

红叶·其二

春花百种斗幽奇,彼此丰姿又一时。

雪底怀人堪写句,月中对我忽辞枝。

竹斑自滴双娥泪,舌在还教六国知。

莫使随风投赤水,神珠原自护蛟螭。

(0)

寿涂司李万年

寿昌曾见礼王臣,此日祥刑有瑞人。

鹤语喜逢椒酒熟,棠高又长海门春。

云深粤甸宜霜露,道寄难时识圣神。

咫尺祇园叨庇护,琅琅金磬彻江津。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