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看 石 楠 花 唐 /王 建 留 得 行 人 忘 却 归 ,雨 中 须 是 石 楠 枝 。明 朝 独 上 铜 台 路 ,容 见 花 开 少 许 时 。
- 注释
- 留得:使得。
行人:过路的人。
忘却归:忘记回家。
雨中:下雨的时候。
须是:应该是。
石楠枝:石楠花的枝叶。
明朝:明早。
独上:独自踏上。
铜台路:地名,这里泛指道路。
容见:或许能见到。
花开:花朵开放。
少许时:短暂的时间。
- 翻译
- 让过路的人忘掉回家,雨中的景致应是石楠花的枝叶。
明早独自踏上铜台的路,或许能见到花开的短暂时光。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雨中石楠花的美丽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留得行人忘却归"一句,表达了诗人希望让过往行人因为这美丽的景致而停下脚步,忘记了归途的匆忙。这里的“留得”二字,流露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旅人的挽留之情。
"雨中须是石楠枝"则更加深化了这种意境。诗人在春雨绵绵中感受到了石楠花独特的韵味,似乎只有在这样的天气下,这些花朵才能真正地展现其美丽。这不仅描写了景象,也流露出了诗人的情怀。
"明朝独上铜台路"一句,转换了场景。诗人决定在清晨独立地走上那条铜台路,似乎是在寻找一种心灵上的沟通与自然。这里的“独上”表达了一种孤独而坚定的意志,是对美好事物的一种执着追求。
"容见花开少许时"则是诗歌的高潮。这句中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期盼和欣赏,他期待在明晨,能够亲眼目睹到石楠花瓣轻启之美,那是一种对生命绽放的赞颂。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雨、石楠花以及清晨独行的情景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细微之美的敏锐感知和深刻情怀,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脱尘嚣的精神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蒋不回惠山行见赠
九龙山高茂松竹,冉冉岚光真泼绿。
重冈复岭势峥嵘,五里垂杨排岸曲。
云生洞口若拖缣,泉落田间如喷玉。
公乘若水遗迹在,潇洒儒冠与僧服。
夜蟾清影照寒流,春鸟新声答寒谷。
山畔人家农事闲,长得秋风鱼稻熟。
太湖光射夕阳间,涧泽相通财必育。
一生游赏心不足,忆与高人时往复。
梦魂应是念归欤,问舍求田无百斛。
身名牵制悼人心,收拾未能如水覆。
侵寻白发已盈簪,方此徘徊干寸禄。
乐安道人来自蜀,尚尔小官身仆仆。
惠然相访盖初倾,符采莹颜神满目。
徐言得道先辟谷,二年粒米不入腹。
日南先生韵超俗,授术为之留五宿。
发泄天机指下传,妙用圆通皆智烛。
见我情亲逾族属,劝以修持言满轴。
自惭正类鸡伏鹄,敢忘精心循所祝。
痊除多谢枕中方,臭腐岂为刀下肉。
斧斤牛羊肆残毒,古人已况牛山木。
深言元气须引续,起我衰羸丸射鹿。
烦胸一诀愿相传,卦体俨然存九六。
《次韵蒋不回惠山行见赠》【宋·袁默】九龙山高茂松竹,冉冉岚光真泼绿。重冈复岭势峥嵘,五里垂杨排岸曲。云生洞口若拖缣,泉落田间如喷玉。公乘若水遗迹在,潇洒儒冠与僧服。夜蟾清影照寒流,春鸟新声答寒谷。山畔人家农事闲,长得秋风鱼稻熟。太湖光射夕阳间,涧泽相通财必育。一生游赏心不足,忆与高人时往复。梦魂应是念归欤,问舍求田无百斛。身名牵制悼人心,收拾未能如水覆。侵寻白发已盈簪,方此徘徊干寸禄。乐安道人来自蜀,尚尔小官身仆仆。惠然相访盖初倾,符采莹颜神满目。徐言得道先辟谷,二年粒米不入腹。日南先生韵超俗,授术为之留五宿。发泄天机指下传,妙用圆通皆智烛。见我情亲逾族属,劝以修持言满轴。自惭正类鸡伏鹄,敢忘精心循所祝。痊除多谢枕中方,臭腐岂为刀下肉。斧斤牛羊肆残毒,古人已况牛山木。深言元气须引续,起我衰羸丸射鹿。烦胸一诀愿相传,卦体俨然存九六。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567c6dc0d6df60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