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暧暧(ài ài)的意思:形容光线昏暗、微弱。
冰消(bīng xiāo)的意思:冰消指冰融化消失,比喻事物消除或解决。
不胜(bù shèng)的意思:形容无法胜过或不胜任某种情况或事物。
从横(cóng héng)的意思:指人行为不正,不守规矩,横行霸道。
丹池(dān chí)的意思:指红色的池塘,比喻美好的事物。
荡漾(dàng yàng)的意思:指水面或波浪起伏的样子,也比喻感情、思绪等在心中泛起和回荡。
峰头(fēng tóu)的意思:指山峰的顶部,也比喻事物的高处或巅峰状态。
浮桥(fú qiáo)的意思:浮桥是指临时搭建在水面上的桥梁,比喻临时性的联系或过渡。
鼓乐(gǔ yuè)的意思:指喜庆的音乐和鼓声,常用来形容欢乐、热闹的场面。
寒花(hán huā)的意思:形容在严寒的冬天开放的花朵,比喻在艰苦困难的环境中表现出的坚强和顽强。
红袂(hóng mèi)的意思:指身穿红色袍子的人,多用来形容官员。
骅骝(huá liú)的意思:形容马匹骄傲高贵,也用来形容人的傲慢自大。
江上(jiāng shàng)的意思:指在江河上,表示在江河之上或靠近江河的地方。
龙睛(lóng jīng)的意思:形容眼神炯炯有神,有着锐利的目光。
没水(méi shuǐ)的意思:形容没有水或缺水的状态,也比喻缺乏资源或困难。
瓶罂(píng yī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态度冷漠、不关心。
破萼(pò è)的意思:形容花朵开放后,花瓣展开。
青盖(qīng gài)的意思:指蓝天白云,形容天空晴朗明净。
泉脉(quán mài)的意思:指水泉的源头和流动,比喻事物的根本和发展。
三五(sān wǔ)的意思:指数量为三或五,形容不多但足够。
三三(sān sān)的意思:三个人或物的数量
树明(shù míng)的意思:树立光辉的形象,树立明智的品德
松下(sōng xià)的意思:指高山巍峨,林木茂盛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才辈出、学术发达的地方。
踏石(tà shí)的意思:踏石意为小心谨慎地行动,步步为营。
踏青(tà qīng)的意思:指春天时节出外游玩,尤其是在郊外或公园里散步、游玩。
五五(wǔ wǔ)的意思:形容事物的数量相等或比例相当。
无复(wú fù)的意思:无法再复原或修复。
斜阳(xié yáng)的意思:指太阳偏斜于地平线上方的时候,也比喻事物接近末日、衰败或人事已非的状态。
心荡(xīn dàng)的意思:心情激动、震动。
鸭舌(yā shé)的意思:指人说话不负责任,言辞轻浮、敷衍塞责,不负责任。
野店(yě diàn)的意思:野店是指在野外或偏远地区设立的小店铺,也用来形容生活条件简陋、环境艰苦的地方。
嘤鸣(yīng míng)的意思:指小鸟或小兽发出的尖细声音,形容声音婉转悦耳。
簪缨(zān yīng)的意思:指担任重要职务或担负重大责任。
争先(zhēng xiān)的意思:指力争领先或争取先机。
稚孺(zhì rú)的意思:稚孺指幼稚的孩子,也用来比喻年幼无知的人。
三三五五(sān sān wǔ wǔ)的意思:形容人群或物品数量众多,杂乱无章。
- 注释
- 江上:江面。
冰消:冰雪融化。
岸草青:岸边草地青翠。
浮桥:水上桥梁。
没水:浸入水中。
不胜重:承受不住重量。
野店:乡村小店。
压糟:酒糟沉浊。
无复清:不再清澈。
松下:松树下。
寒花:早春花朵。
破萼:绽开花瓣。
洞门:山洞入口。
泉脉:泉水流淌。
龙睛动:如龙眼般涌动。
观里:道观内。
丹池:红色池塘。
鸭舌生:水面波纹如鸭舌。
瓶罂:陶罐。
稚孺:小孩。
峰头:山顶。
鼓乐:音乐。
簪缨:仕女和士绅的装饰。
缟裙:白衣。
红袂:红衣。
临江影:映在江边的身影。
青盖:青色车盖。
骅骝:骏马。
踏石声:马蹄声。
晓去:清晨出门。
荡漾:心情激荡。
醉从横:醉酒后随意。
人散:人群散去。
西轩:西边的窗户。
暧暧:温暖模糊。
斜阳:夕阳。
著树明:照在树上,明亮温暖。
- 翻译
- 江面上冰雪消融,岸边青草茵茵,人们结伴出行踏青。
浮桥浸入水中,承受不住重压,乡村小店的酒也浑浊不清。
松树下的寒花刚刚绽放,山谷中的鸟儿开始轻声鸣叫。
山洞门口泉水涌动,观里的丹池水面泛起涟漪。
山脚下孩童们嬉戏,峰顶上仕女和士绅聚集,奏响音乐。
白衣少女临江而立,骏马青盖下踏石声回荡。
清晨出门,人人争先,心情激动,醉酒后也不愿归去。
最喜欢的是夕阳西下,照在静谧的西轩,树影婆娑温暖宜人。
-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春天江边的乡间风俗,诗人苏辙以细腻的笔触记录了人们踏青的欢乐场景。首句“江上冰消岸草青”展现了冬季冰雪消融,春意盎然的景象,人们纷纷结伴出行。“浮桥没水不胜重,野店压糟无复清”两句,通过浮桥承载不住人群和野店酒香四溢,生动刻画了热闹非凡的气氛。
接下来,诗人通过“松下寒花初破萼,谷中幽鸟渐嘤鸣”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松花初绽,山谷中的鸟儿开始鸣叫,增添了踏青的诗意。而“洞门泉脉龙睛动,观里丹池鸭舌生”则运用了奇特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泉水涌动和池塘鸭子嬉戏的场景。
“山下瓶罂沾稚孺,峰头鼓乐聚簪缨”写出了孩子们嬉戏和士绅们聚集的热闹场面,而“缟裙红袂临江影,青盖骅骝踏石声”则描绘了女子们的轻盈身姿和骏马的蹄声,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踏青画卷。
最后,“晓去争先心荡漾,莫归誇后醉从横”表达了人们早起踏青的兴奋与游玩尽兴后的满足,而“最怜人散西轩静,暧暧斜阳著树明”则以夕阳余晖下的宁静收尾,展现出踏青活动结束后乡村的恬静之美。
整首诗以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宋代乡间踏青习俗的热闹与和谐,以及人们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登聚远亭
枯筇倚落日,危阑眺西风。
溪水清练练,云山碧丛丛。
仰视天宇阔,俯瞰尘世空。
谪仙有妙音,飞入蓬莱宫。
钧天动清听,云章照晴虹。
故殿已秋草,兹地犹青松。
双龙护玺文,尘暗珠丝蒙。
徘徊惬幽赏,感慨怀深忡。
万梦天地老,一笑今古同。
自携白团扇,悠悠遗飞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