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被发(pī fà)的意思:指人的头发被揪住或拔掉。
薄俗(báo sú)的意思:指言谈、行为轻浮、庸俗不雅。
杜门(dù mén)的意思:闭门不出,不与外界交往。
风波(fēng bō)的意思:指风和波浪,比喻社会上的动荡和纷争。
教子(jiào zǐ)的意思:教育子女,培养子女的品德和能力。
来教(lái jiào)的意思:指学问或技能传授,教导他人。
礼义(lǐ yì)的意思:指在人际交往中,应该以礼相待,互相尊重。
茫茫(máng máng)的意思:形容无边无际,没有边界或方向,迷茫无助的状态。
门对(mén duì)的意思:指两扇门相对而立,形容两个相对的事物或人在位置上完全对称。
千般(qiān bān)的意思:形容变化多端、千变万化。
是非(shì fēi)的意思:指对是与非的辨别,也可指是非曲直、对错。
诗书(shī shū)的意思:指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和才能。
吾庐(wú lú)的意思:指自己的住所或居所。
无问(wú wèn)的意思:没有问题,没有疑问
贤圣(xián shèng)的意思:指智慧高尚、品德崇高的人。
乡邻(xiāng lín)的意思:指同乡的邻居,也泛指同乡。
一切(yī qiè)的意思:表示全部、所有的事物。
一点(yì diǎn)的意思:少量,微小的数量
只得(zhǐ de)的意思:只能,不得不
- 注释
- 茫茫:形容广大或众多。
薄俗:浅薄的风俗。
沸蚊蛆:比喻社会风气混乱像蚊蝇滋生。
礼义:礼仪和道义。
杜门:闭门不出。
贤圣:指品德高尚的人或圣人。
教子:教导孩子。
诗书:书籍,尤其是诗经和儒家经典。
千般:各种各样的。
横直:指世事的复杂多变。
干己:干涉到自己。
是非:对错、是非之事。
渠:他,这里指代他人。
救乡邻:帮助乡亲。
被发:古代表示极度悲痛或激愤的行为,披头散发。
挠吾庐:骚扰我的居所。
- 翻译
- 社会风气混乱如蚊蝇滋生,礼仪道德几乎荡然无存。
我只能闭门自守,与圣贤相伴,专心教育孩子读书识字。
世间纷扰与我无关,任何是非都不必过问。
如果试图拯救乡亲,却引来更大的风波,那只会骚扰我的生活。
- 鉴赏
这首诗反映了宋代诗人陈淳对于社会风气的忧虑和对个人道德坚守的态度。首句"茫茫薄俗沸蚊蛆"形象地描绘出当时社会风气的混乱与庸俗,如同蚊蝇乱舞,比喻人心不古。"礼义全无一点馀"进一步强调了道德沦丧,礼仪规范荡然无存。
诗人选择"杜门对贤圣",即闭门自守,专心致志地教育子女研读诗书,希望借此传递传统美德,保持家庭的文化传承。他告诫自己"千般横直休干己",表示对外界纷争不参与,只专注于自身的修养和教育。
然而,诗人并未完全脱离现实,他明白"一切是非无问渠",意味着即使不问是非,也无法避免邻里间的矛盾。最后,他以"若救乡邻为被发,风波转起挠吾庐"表达了对可能因助人而引发更多麻烦的担忧,暗示了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做好自己的本分实属不易。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的抉择和观察,揭示了宋朝社会的道德滑坡,以及个体在其中的无奈与坚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