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正命加赈,五分极贫逮。
然其次贫者,尚未被予惠。
廉知课科法,五分缓徵税。
岂宜亟催呼,重为吾民累。
勘不成灾者,概与缓徵既。
贷予毋误耕,庶可有收企。
补苴(bǔ jū)的意思:指迅速补救错误,弥补过失。
不成(bù chéng)的意思:表示事物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标,也可表示否定的意思。
成灾(chéng zāi)的意思:指某种事物或情况发展到一定程度,变得非常严重或造成巨大灾难。
次贫(cì pín)的意思:次贫指的是相对贫困,相对于富裕来说稍微贫困一些。
大端(dà duān)的意思:大端指的是在一件事情中占据主导地位或者占有优势的一方。
东作(dōng zuò)的意思:指人们把自己的事情放在首要位置,不顾及他人的利益。
凡此(fán cǐ)的意思:指所有这些、一切这些。
更虑(gēng lǜ)的意思:更加担心或忧虑
何为(hé wéi)的意思:指询问某事物的真正含义或定义。
畿辅(jī fǔ)的意思:指国都和辅佐国君的地方,也泛指国家的核心地区。
将事(jiāng shì)的意思:将事指的是善于处理事务、处理问题的能力。
均沾(jūn zhān)的意思:指各得一份,平均分享。
科法(kē fǎ)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经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解决问题,达到预期的目标。
连岁(lián suì)的意思:连续多年,年复一年
六分(liù fēn)的意思:六分指事物的程度或质量达到了极致,形容极其完美或出色。
民有(mín yǒu)的意思:指人民共同拥有的财产、权益。
民累(mín lèi)的意思:指百姓疲惫不堪,勤劳劳作。
普加(pǔ jiā)的意思:指事情变得更加普遍或更加广泛。
期满(qī mǎn)的意思:指某个时间段的期限到达或结束。
其次(qí cì)的意思:在顺序中排在第二位,表示次要、次序次之的意思。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输将(shū jiāng)的意思:输将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用来形容在比赛、战斗或竞争中失败的一方。
四分(sì fēn)的意思:指平分、均分。
推行(tuī xíng)的意思:推动并实施某种政策、计划或措施。
五分(wǔ fēn)的意思:形容非常聪明、机智。
无异(wú yì)的意思:没有区别;没有差异
西成(xī chéng)的意思:西进,向西方前进
相与(xiāng yǔ)的意思:相互交往、相互往来。
行在(xíng zài)的意思:指行动或举止显得很有分寸,适当而得体。
一月(yī yuè)的意思:指时间很短暂,转眼即逝。
用是(yòng shì)的意思:表示某人或某事被利用、被利益所迫而被迫行动。
有日(yǒu rì)的意思:指有一天,表示将来某个时候。
正命(zhèng mìng)的意思:指按照命运的安排和规定去做事,不违背天意,不违背道德准则。
籽种(zǐ zhǒng)的意思:指种子,比喻事物的起源或根源。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主题为赈灾与赋税政策。乾隆皇帝在诗中表达了对灾民的关怀,强调了对不同贫困程度的灾民实施不同层次的救助,确保援助公平且广泛。同时,他也关注到了赋税问题,提出在灾害地区缓征赋税以减轻民众负担。
诗中提到的“六分灾者赈,五分格于例”,意味着对于严重的灾情,政府会提供六分之一的救济;而对于较轻的灾情,则按照固定的规则给予五分之一的救济。这体现了政府对灾情的分级应对策略,旨在精准救助需要帮助的人群。
接着,乾隆皇帝进一步阐述了救助措施的细致化,包括对“次贫者”、“三月期满后”的持续援助,以及对“极次贫”群体的普遍救助,确保援助不偏不倚。他还特别关注到赋税问题,提出在灾区实行缓征政策,减轻民众的经济压力。
在考虑到农业生产时,乾隆皇帝强调了种子的重要性,希望政府能够及时提供贷款,避免延误春耕,从而保障粮食的收成。最后,他呼吁各级官员共同执行这些政策,并期待秋收时能有所收获。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乾隆皇帝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救灾政策的深入思考,体现了其作为君主的责任感和对国家治理的智慧。
深崖无绿竹,秀色徒氛氲。
时代种桃李,无人顾此君。
奈何冰雪操,尚与蒿莱群。
愿托灵仙子,一声吹入云。
蝴蝶弄和风,飞花不知晚。
王孙寻芳草,步步忘路远。
况我爱青山,涉趣皆游践。
萦回必中路,阴晦阳复显。
古岸生新泉,霞峰映雪巘。
交枝花色异,奇石云根浅。
碧洞志忘归,紫芝行可搴。
应嗤嵇叔夜,林卧方沈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