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般般(bān bān)的意思:形容事物一般,平平常常,普通平庸。
别意(bié yì)的意思:不同寻常的意思或含义
不情(bù qíng)的意思:不同寻常的情感或态度
纷更(fēn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纷纷扰扰地更换守夜的人,比喻事务繁忙、纷乱不堪。
高明(gāo míng)的意思:高明指的是聪明、智慧、才智出众。
个个(gè gè)的意思:每一个,每个人
贵行(guì xíng)的意思:指高尚的行为或品德。
何曾(hé zēng)的意思:表示事物已经过去,不再存在或不再发生。
浑成(hún chéng)的意思:指事物的形状、样貌或状态非常完整、完美,没有任何瑕疵或缺陷。
空山(kōng shān)的意思:形容寂静无人的山谷中传来的声音。
名心(míng xīn)的意思:指一个人非常看重自己的名声和地位,追求虚荣和权势。
人我(rén wǒ)的意思:指人与自己无法分开,形容人与自己的关系密切,无法割舍。
识破(shí pò)的意思:识破意味着洞察事物的本质,看破欺骗或隐藏的真相。
妄执(wàng zhí)的意思:指固执己见,武断妄为,不听劝告。
无明(wú míng)的意思:无明是佛教用语,意为无明状况或无知状态。
抑扬(yì yáng)的意思:抑扬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声音或语调的起伏变化。
拙守(zhuō shǒu)的意思:指守旧、守成,不敢创新或改进。
宗教(zōng jiào)的意思:宗教是指人们对于超自然力量、神明、宇宙意义和道德规范等问题的信仰和崇拜体系。
- 鉴赏
这首诗《山居用石屋韵(其二)》由明代诗人何南凤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表达了对人生、宗教与自我认知的深刻见解。
首句“名心才放便身轻”,开篇即点出追求名声与地位的欲望是束缚身心的枷锁,一旦放下这些外在的追求,心灵便会获得自由与轻松。接下来,“识破高明多不情”则进一步阐述了世俗的高傲与自以为是往往导致人际关系的疏离与冷漠,真正的智慧在于谦逊与理解。
“剖判佛儒成妄执,抑扬宗教亦纷更”两句,诗人批判了将宗教信仰或哲学思想过于僵化地解读和应用,导致了不必要的执着与纷争。无论是佛教还是儒家思想,其核心价值在于引导人们向善、求真、致美,而非成为束缚个体精神的框架。
“般般巧说何曾悟,个个浑成只贵行”揭示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诗人认为,光有理论知识而不去实践,就如同空谈,真正的领悟与成长来自于行动。这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只有通过亲身经历与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事物的本质。
最后,“拙守空山无别意,免教人我长无明”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在远离尘嚣的山中,保持一颗平静的心,避免陷入人我之间的无尽争执与烦恼,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深刻的哲理思考,探讨了个人内心世界的净化、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如何在复杂的世界中找到自我与真理的道路。通过对比与反思,诗人鼓励读者超越表面的纷扰,追求内在的觉醒与成长。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