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扈 隩 牧 笛 宋 /徐 似 道 濛 濛 香 雾 湿 未 乾 ,烟 光 匝 地 春 风 寒 。牧 童 三 五 唤 归 切 ,鞭 牛 为 马 蓑 马 鞍 。一 声 芦 管 振 林 木 ,口 畔 呜 呜 相 戏 逐 。梅 花 乱 落 自 潇 洒 ,绝 胜 豪 门 调 新 曲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鞭牛(biān niú)的意思:用鞭子抽打牛,比喻强迫别人做事或施加压力。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风寒(fēng hán)的意思:形容寒冷刺骨,寒气透骨。
豪门(háo mén)的意思:指富有、有势力的家族或家庭。
林木(lín mù)的意思:指树木丛生、茂盛的样子。
芦管(lú guǎn)的意思:芦管是指芦苇的管子,比喻无能的人或者没有用的东西。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牧童(mù tóng)的意思:指放牧牲畜的孩子。比喻年幼无知的人。
三五(sān wǔ)的意思:指数量为三或五,形容不多但足够。
呜呜(wū wū)的意思:形容哭声或者汽车、风等的声音。
香雾(xiāng wù)的意思:形容香气弥漫,犹如雾气一般。
潇洒(xiāo sǎ)的意思:形容人的举止、态度轻松自如,不受拘束
新曲(xīn qǔ)的意思:指新创作的音乐或曲艺作品。
烟光(yān guāng)的意思:烟雾弥漫的光亮。形容景色美丽壮观,也用来比喻事物的光辉短暂。
匝地(zā dì)的意思:形容数量很多,连续不断。
- 翻译
- 雾气弥漫,香气湿润还未干,烟光笼罩大地春意寒。
牧童们三五成群急切呼唤回家,用鞭子驱赶牛群当作马骑,蓑衣当作马鞍披在身。
芦笛声震动林木,口边呜咽着相互追逐嬉戏。
梅花纷飞洒落,自由自在,远胜过豪门大户演奏的新曲。
- 注释
- 濛濛:形容雾气浓厚。
香雾:带有香气的雾气。
烟光:烟雾般的光线。
芦管:古代的一种吹奏乐器。
潇洒:自由自在,不拘束。
豪门:富贵人家。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牧童归家的画面。"濛濛香雾湿未乾",雾气弥漫,湿润清新,似乎还带着淡淡的香气。"烟光匝地春风寒",春风吹过,烟雾笼罩着大地,带着几分寒意。牧童们三五成群,急切地呼唤伙伴回家,他们驾驭着牛羊,用蓑衣当作马鞍,充满田园趣味。
"一声芦管振林木",牧童吹响了芦笛,声音穿透树林,回荡在自然之间。"口畔呜呜相戏逐",笛声悠扬,仿佛与同伴间的嬉戏追逐融为一体。"梅花乱落自潇洒",诗人巧妙地借梅花飘落,增添了画面的诗意和清冷之美,与豪门贵族的奢华相比,更显得自在洒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乡村的宁静与质朴,以及牧童们的纯真生活,流露出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再作太学幡
三尺布,踰仞竿。
太学诸生朝举幡,谁其救者司隶冤。
回天转日谅不难,请君先为遮道言。
驰道不可行,使者安可闭。
车马已没官,有过各宜悔。
但愿相公屈于理,无使司隶屈于势。
庶为邦家保廉耻。
廉耻一坏公莫轻,拜尘颂功风始成。
春雪词
蓬莱宫中夜飞雪,蓬莱宫外春泉决。
宫娥起听漏声乾,小阁红灯半明灭。
阑干十二堆琼瑶,君王禦寒犹服貂。
殿前内侍挝鼓急,报道銮舆视早朝。
银烛影随花絮舞,煖云香逐佩环飘。
街头父老呼万岁,东楼那惜千钱费。
呼朋酌酒话丰年,不道今年米腾贵。
君王重念万物槁,亦谓此是民之宝。
三春宜麦夏宜禾,特敕六宫无汛扫。
小臣更望风雨时,一亩还收千种稻。
官不催租吏不讨,肩负牛车满官道,小臣坐食饥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