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避风(bì fēng)的意思:躲避风雨,避免危险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除书(chú shū)的意思:除去书籍或知识,指不读书或没有学问。
当朝(dāng cháo)的意思:指在权力中心担任职位,特指在朝廷中担任重要职务。
风尘(fēng chén)的意思:指人在纷繁世事中历尽风雨、沧桑变化后依然保持坚强、不屈的品质。
拂衣(fú yī)的意思:拂衣是指轻轻挥动衣袖,形容离去或离开的意思。
高第(gāo dì)的意思:指高楼大厦的第一层,比喻地位高、权力大的人。
何异(hé yì)的意思:没有什么不同;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积薪(jī xīn)的意思:积薪指的是积累柴薪,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为将来的需要做好准备。
书意(shū yì)的意思:指文字表达的含义或意义。
姓名(xìng mí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姓和名字,用来表示个人身份。
要津(yào jīn)的意思:要津是指军事上重要的地区或要害地段,也用来比喻重要的关键之处。
疑人(yí rén)的意思:怀疑他人的品行或动机。
踪迹(zōng jì)的意思:指追踪的痕迹或线索。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寄元美(其二)》。诗中以“除书”为题,寓意深刻,情感丰富。
首句“若问除书意”,诗人开门见山,提出问题,引出对“除书”的思考与探讨。接着,“君何异积薪”,运用比喻手法,将“除书”比作堆积如山的柴火,暗示了权力更迭、人事变迁的深刻主题。
“姓名常借客,踪迹竟疑人”,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权力与身份之间的复杂关系。诗人通过“借客”和“疑人”的描述,表达了在权力斗争中,个人的真实身份往往被模糊,甚至被遗忘的无奈与悲哀。
“为郡空高第,当朝各要津”,这两句则从侧面反映了官场的虚伪与浮华。诗人指出,虽然官员们在各自的职位上取得了显赫的地位,但这些成就却可能只是表面现象,背后隐藏着更多的不为人知的故事。
最后,“拂衣吾所欲,不是避风尘”,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远离官场纷争、追求内心清净的愿望。这里的“拂衣”不仅是一种动作的描绘,更蕴含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除书”这一特定主题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权力、身份、官场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与反思。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思想深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