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山(bái shān)的意思:指山峰高耸、洁白如玉的山。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尘海(chén hǎi)的意思:指尘埃悬浮在空中,如同海洋一样广阔无边。比喻众多琐碎杂乱的事物或人群。
出处(chū chù)的意思:指事物的来源或起源。
焚鱼(fén yú)的意思:指人对自己的利益不加保护或不顾及,导致自己的损失。
风尘(fēng chén)的意思:指人在纷繁世事中历尽风雨、沧桑变化后依然保持坚强、不屈的品质。
海甸(hǎi diàn)的意思:指的是海水倒灌到田地中,形容水灾泛滥。
衡门(héng mén)的意思:衡门是指守门的人不分青红皂白,一概不让进。形容对人不加以区别对待,一视同仁。
开落(kāi luò)的意思:指事物的发展或变化逐渐展开或落实。
那得(nà de)的意思:表示事情不可能实现,无法达到预期结果。
南阳(nán yáng)的意思:指人物志向远大,有抱负,有雄心壮志。
攀援(pān yuán)的意思:攀援是指攀爬、借助他人力量或资源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山人(shān rén)的意思:指居住在山中的人,也泛指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人。
桃花(táo huā)的意思:桃花是指桃树开花的景象,常用来比喻美好的爱情或婚姻。
忘言(wàng yán)的意思:指人说话前后不一致,或说话不清楚,无法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
学士(xué shì)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学问非常丰富,知识渊博。
英雄(yīng xióng)的意思:指勇敢、有胆识、有才干的人。
自尊(zì zūn)的意思:指一个人对自己的尊严和自重的态度,自我尊重。
- 鉴赏
这首明代尹台的诗《谒唐太史应德陈桥庄二首(其二)》描绘了一幅风尘仆仆中的人物形象,诗人以疑问的方式表达对主人公在复杂世事中依然保持清高品格的敬佩。"几岁风尘海甸昏",描绘了主人公历经岁月沧桑,身处纷扰尘世的背景;"如公那得独衡门",则赞美了他能在喧嚣之外坚守自我,选择简朴的生活。
"焚鱼学士迹空秘,衣白山人礼自尊",通过焚鱼典故和衣白如山人的比喻,赞扬了主人公学问深邃且行为高尚,他的举止虽低调,但内心充满尊严。"桂树攀援聊赋隐,桃花开落竟忘言",借桂树隐逸和桃花盛开的自然景象,进一步强调主人公超脱世俗,不问世事的隐逸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英雄出处元无定,不见南阳与渭村",诗人感慨英雄的出处并非一成不变,暗示即使像诸葛亮隐居南阳、姜子牙渭水垂钓那样未被发现,也并不影响他们的英雄本色。整首诗通过对主人公的描绘,表达了对高尚人格和淡泊名利精神的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