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潜纵悬车,乡教犹能振。
乞我四字额,更无他语训。
学非养贫地,贫乃士之分。
学复不重华,华乃实之衅。
白鹿(bái lù)的意思:指白色的鹿,比喻稀罕的珍品或难得的事物。
鄙吝(bǐ lìn)的意思:形容人心胸狭窄,小气、吝啬。
不足(bù zú)的意思:不值得惊奇或不足以引起注意
崇实(chóng shí)的意思:崇尚实际、重视实践、注重实事求是的品质和态度。
芳规(fāng guī)的意思:指美好的规矩、风尚。
后进(hòu jìn)的意思:指在学习、工作或其他方面进展缓慢、落后的人。
菁莪(jīng é)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纯洁无瑕,清秀美好。
九仞(jiǔ rèn)的意思:形容高大、雄伟。
慕蔺(mù lìn)的意思:对某人或某事怀有深深的敬仰和追求。
努力(nǔ lì)的意思:用心力去做某事,不懈地付出努力。
朴重(piáo zhò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质朴、庄重、沉稳。
书院(shū yuàn)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学校或教育机构。
文雅(wén yǎ)的意思:指言谈举止得体、优雅,具有高尚的文化修养。
无他(wú tā)的意思:没有其他;没有别的。
休明(xiū míng)的意思:停止照明,灭掉灯火。
悬车(xuán chē)的意思:悬车指的是马车悬挂在半空中的状态,比喻危险或不稳定的局势。
一篑(yī kuì)的意思:一篑指的是一次努力,一次行动所带来的成果。比喻只需一点点努力或一次小小的贡献,就可以取得重大的成就。
造士(zào shì)的意思:造士指的是培养、选拔人才,使其成为士人。
重华(zhòng huá)的意思:指重视国家的繁荣和强大,愿意为国家的繁荣而努力奋斗。
紫阳(zǐ yáng)的意思:指天空中的紫色阳光,比喻祥瑞、吉祥的兆头。
此诗出自清朝乾隆皇帝弘历之手,名为《紫阳书院题句》,是对紫阳书院的题咏。全诗以书院教育为主题,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培养人才的谨慎态度。
首句“棫朴重育贤,菁莪廑即俊”点明了教育对于培育人才的关键作用,比喻如同棫朴与菁莪,都是培育杰出人才的宝贵资源。接下来,“矧兹文雅都,造士方应慎”进一步阐述了在文雅汇聚之地,培养人才应当格外慎重,体现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对人才选拔的严谨态度。
“书院号紫阳,义盖由慕蔺”提到紫阳书院的名称由来,表达了对先贤蔺先生的敬仰之情。接着,“德潜纵悬车,乡教犹能振”赞扬了德高望重的前辈即使退休,仍能继续为乡里教育事业贡献力量,体现了老一辈学者对教育的执着与奉献精神。
“乞我四字额,更无他语训”表明了请求赐予书院四字匾额的愿望,并且强调这四个字将作为书院的训导,寓意深远。接下来,“白鹿有芳规,气贵消鄙吝”引用白鹿的典故,强调了书院应遵循高尚的道德规范,倡导去除鄙陋和吝啬的风气。
“学非养贫地,贫乃士之分”指出学习并非为了逃避贫困,而是士人应有的责任和本分。“学复不重华,华乃实之衅”则告诫学子不应仅仅追求表面的华丽,而应注重实际学识和品德修养。
“功或亏一篑,山弗成九仞”以堆土筑山为例,说明了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哪怕只差一点点的努力,也可能导致最终的失败。最后,“诗虽夙所眈,不足示后进”表达了对诗歌艺术的热爱,但认为仅靠诗歌不足以教导后来者,强调了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对教育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才培养的高度关注,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龆岁迎高轩,客座睹妙墨。
初知学波磔,涂鸦常侍侧。
甚荷容觕顽,陋质许磨试。
睽违重相见,吹竽滥清职。
学步瞠乎后,蹒跚怯无力。
同时侍从班,公书最杰特。
天然擅风华,意不假雕刻。
比来愈高卓,下笔成典式。
台端索靖碑,论古诣精域。
喜闻前驺过,寒厅觐颜色。
久别犹虚庸,盛望愧难塞。
骊驹不可维,送行已曛黑。
探怀出绢素,匆匆那敢迫。
请附书簏行,期寄邮筒得。
郡斋知近山,春秋好登陟。
使君今苏黄,摩崖待镌勒。
西山寒色侵窗棂,觑眼浩浩重关扃。
并载耸肩冲冻出,尖叉冷峭谁当听。
旧题年月暗尘壁,劫后好事如晨星。
昨者旌旆照原隰,珠襦玉匣藏神灵。
彤帷雨泪洒阳燠,光景似塞衔悲人。
痛定伛偻拨灰话,过市对酌倾空瓶。
二客后至赴盛集,遥想宣劝杯无停。
禁体号令严白战,主人拥被君当醒。
当时入地报分寸,关心丰歉烦明廷。
梦寐恍惚那忍说,瑞应屏绝还讲经。
高寒天上试回望,玉戏切莫忘江亭。
侔色揣称隔梅讯,故乡花事谈伶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