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约能令家有塾,居閒肯使食无宾。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度 周 卿 之 母 蹇 太 宜 人 挽 诗 宋 /魏 了 翁 八 十 三 年 雪 桧 身 ,直 将 簪 珥 当 冠 巾 。生 儿 须 拟 范 孟 博 ,论 士 亦 知 程 伯 醇 。在 约 能 令 家 有 塾 ,居 閒 肯 使 食 无 宾 。世 间 为 母 皆 如 此 ,扶 值 三 纲 不 乏 人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乏(bù fá)的意思:表示不缺少、不乏有。
乏人(fá rén)的意思:缺乏人才或人手
冠巾(guàn jīn)的意思:指权势显赫、威风凛凛。
论士(lùn shì)的意思:指善于辩论的人,也可指学者或论文作者。
拟范(nǐ fàn)的意思:模仿他人的样子或行为。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三纲(sān gāng)的意思:三纲指的是君主与臣子、父亲与子女、夫妻之间的三种重要关系。它强调了在社会中个体与家庭的责任和义务。
世间(shì jiā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间,泛指人世间的事物和现象。
簪珥(zān ěr)的意思:指带着针状的首饰或装饰品,比喻美丽的装饰品或华丽的衣饰。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为周卿的母亲蹇太宜人所作的挽诗,表达了对这位母亲高尚品格的赞美。首句“八十三年雪桧身”,以雪桧比喻蹇太宜人的高洁品性,雪桧常用来象征长寿和坚韧,这里暗指她历经岁月依然如雪般纯洁。次句“直将簪珥当冠巾”则描绘了她朴素的生活态度,即使贵重的首饰也视同平常,体现了她的淡泊名利。
第三句“生儿须拟范孟博”,范孟博是东汉时期的贤士,诗人以此期望周卿的儿子能继承母亲的美德,成为有德行的人。第四句“论士亦知程伯醇”则借程伯醇来赞誉蹇太宜人的贤良,程伯醇也是古代的贤士,表明她在当地受到尊敬。
第五句“在约能令家有塾”说明蹇太宜人在家中注重教育,使得家庭充满书香气息。最后一句“居閒肯使食无宾”表达她待人接物的热情,无论何时都能让家中宾客满座,显示出她的慷慨和好客。
整首诗通过赞颂蹇太宜人的品德和影响,展现了她作为母亲的典范,以及对后辈的深远影响,同时也揭示了社会中尊老爱幼、重视家庭教育的传统价值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