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平(bù píng)的意思:指不公平、不公正的情况或心理状态。
春秋(chū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更迭。
梵咒(fàn zhòu)的意思:指佛教中的经文或咒语。
反舌(fǎn shé)的意思:指说话人故意颠倒黑白,曲解事实,歪曲真相。
分别(fēn bié)的意思:指离别、分离、分开等意思。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黑齿(hēi chǐ)的意思:指黑色的牙齿,比喻人口臭恶。
秋月(qiū yuè)的意思:指秋天的月亮,也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
无准(wú zhǔn)的意思:没有准确的标准或规定
夏声(xià shēng)的意思:指夏天的声音,比喻繁忙、喧嚣的景象。
小蛮(xiǎo mán)的意思:形容人的性格或举止粗鲁、野蛮。
一一(yī yī)的意思:逐个、一个一个地;按顺序、依次。
嬴得(yíng de)的意思:指通过竞争或斗争获得胜利,取得成功。
月令(yuè lìng)的意思:指按照月份规定的事物或工作,也可以指月份。
仲夏(zhòng xià)的意思:仲夏指的是夏季的中间时期,也可以引申为事物发展的高峰期。
仲冬(zhòng dōng)的意思:仲冬指冬季的中间时期,也可以表示事物发展的最后阶段或局势的最紧要关头。
朱樱(zhū yīng)的意思:指人的容貌或面色红润如朱樱。
自在(zì zài)的意思:自由、不受束缚、无拘无束
-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徐渭所作,名为《十月望后反舌竞飞鸣四五日》。诗中以反舌鸟在非季节性的时间内鸣叫为引子,表达了对自然现象与时节规律之间不协调的感慨。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联想,描绘了反舌鸟在秋季与冬季异常鸣叫的情景,以此引发对于自然界秩序与人类认知之间的思考。
首句“仲夏声宜收反舌”,意指在夏季末期,反舌鸟应该停止鸣叫,但这里却出现了反常的现象。接着,“仲冬何事竞声声”则将话题转向冬季,反舌鸟为何在寒冷的季节里仍旧鸣叫不息?这种反常的现象引发了诗人的好奇与思考。
“春秋月令即无准,郊藉时鸣底不平”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的规律性与反舌鸟行为之间的矛盾。诗人质疑为何在四季分明的自然规律下,反舌鸟的鸣叫显得不合时宜,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疑问,也是对人类认知局限性的反思。
接下来,“大梵咒长翻黑齿,小蛮曲短换朱樱”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反舌鸟的叫声比作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或咒语,暗示了自然界声音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对自然声音的理解和解读方式。
最后,“谁能一一奥分别,嬴得芳斋自在听”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背后深层次意义的探索欲望,以及在欣赏自然声音时的自由与宁静心态。诗人似乎在说,面对自然界的种种奇异现象,人类或许永远无法完全理解其背后的奥秘,但正是这种未知与神秘,使得自然的声音更加吸引人,让人愿意沉浸其中,享受这份自在与宁静。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反舌鸟异常鸣叫这一自然现象的描述,探讨了自然规律与人类认知之间的关系,以及在面对自然之谜时的人类情感与态度。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对未知的好奇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观察视角和深刻的情感体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程兄见寄
万事于吾一羽轻,未忘情处圣人清。
抵须赋奏长杨馆,只以诗为细柳营。
岁月凋零霜后叶,交游聚散水中萍。
短书忽到维摩室,未信已寒文字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