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首(bái shǒu)的意思:指头发变白,代表年老。形容忧虑、思念等情感所累积的结果。
悲号(bēi hào)的意思:悲伤哀号。
波涛(bō tāo)的意思:形容波浪汹涌澎湃的样子。
大长(dà zhǎng)的意思:指事物的规模、程度超出寻常,非常大或非常长。
多少(duō shǎo)的意思:表示数量或程度的不确定,有时也表示询问。
江皋(jiāng gāo)的意思:指水流湍急的江河之中的水流。
尽兴(jìn xìng)的意思:充分享受、尽情玩乐
蛮夷(mán yí)的意思:指外族或外国人,常用来指代粗野、无礼的人。
蓬蒿(péng hāo)的意思:指草木茂盛的样子,也形容人的头发茂盛。
三君(sān jūn)的意思:指三位君主或三个主要领导者,也可用来形容三个相互合作的人。
滔滔(tāo tāo)的意思:形容水势浩大、声势磅礴,也用来形容言辞或文章的气势磅礴、连绵不绝。
贤豪(xián háo)的意思:贤豪指的是既有贤德又有豪爽的品质。形容一个人既有高尚的品德,又有豪爽的性格。
斜阳(xié yáng)的意思:指太阳偏斜于地平线上方的时候,也比喻事物接近末日、衰败或人事已非的状态。
兴亡(xīng wáng)的意思:兴指兴盛,亡指衰亡。形容事物的兴盛和衰亡。
掩映(yǎn yìng)的意思:隐藏在背后或在某种程度上被掩盖
一片(yī piàn)的意思:形容某种状态或情景下的整体一致或一片景象。
犹是(yóu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虽然已经发生或发展到一定程度,但仍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俎豆(zǔ dòu)的意思:指古代祭祀时摆放在祭坛上的肉食和豆子,比喻人们为了争夺利益而互相争斗。
蛮夷大长(mán yí dà zhǎng)的意思:指外国人或外族人粗鲁无礼、野蛮无知的行为举止。
- 鉴赏
这首《卖花声·题镇海楼》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对镇海楼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感慨。
“城上五层高,飞出波涛。”开篇即以雄伟的镇海楼屹立于波涛之上,展现出其壮观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镇海楼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
“三君俎豆委蓬蒿。一片斜阳犹是汉,掩映江皋。”这里运用了典故,提到“三君”(指古代的三位贤臣),他们的祭祀之物如今已埋没在蓬蒿之中,象征着历史人物的消逝。斜阳映照下的江边,虽仍残留着汉朝的痕迹,却也预示着时光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风叶莫悲号。白首方搔。”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但诗人劝告它们不要悲鸣,因为岁月已至白头,人生百态,自当从容面对。这一句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年华老去的感慨。
“蛮夷大长亦贤豪。流尽兴亡多少恨,珠水滔滔。”最后一句中,“蛮夷大长”指的是镇海楼所在地的地理特征,同时也是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包容与尊重。诗人感叹于历史的兴衰更替,无数的遗憾与怨恨随时间流逝,如同珠江的水流一般,永不停息。
整首词通过景物的描绘和历史的回顾,抒发了诗人对时间、历史、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过往辉煌与现今变迁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王观明烂柯引
入关争先取秦鹿,逡巡失路行孤竹。
相持坚壁久未出,脱兔无人追逸足。
两豪角立成敌国,一决雌雄看终局。
西探虎穴归不归,先声万里天南飞。
机行九地布重围,的卢一跃先逝骓。
眼中鹭起长江晓,群乌飞去斜阳了。
王家瓜葛英俊郎,晚悟名教真乐乡。
文楸忍涴春汗香,人间日短仙日长。
湿萤入囊当寒雪,清光不尽膧胧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