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高亦不低,无遮亦无障。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排(ān pái)的意思:形容力量浩大,势不可挡的景象。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供养(gōng yǎng)的意思:供养指提供生活、食物、财物等物质上的供给,养育和抚养。
慧解(huì jiě)的意思:聪明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空无(kōng wú)的意思:形容空虚无物,毫无内容或价值。
难得(nán de)的意思:罕见或不容易得到的
三宝(sān bǎo)的意思:指某个领域或某个人在某个方面的最重要的三个宝贵的事物或人物。
色相(sè xiàng)的意思:指人的容貌、气色或事物的色彩、外表。
十方(shí fāng)的意思:指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下十个方向,表示广泛、无所不在。
四门(sì mén)的意思:四个门,指四个方向或四个方面。
四果(sì guǒ)的意思:四种果实,比喻丰收或者收获。
无遮(wú zhē)的意思:没有遮挡,没有阻碍。
无色(wú sè)的意思:没有颜色,指事物没有色彩。
学者(xué zhě)的意思:形容一个人博学多才,知识渊博。
智慧(zhì huì)的意思:智慧指的是聪明才智和理性思维,是指人在认识、思考、判断和解决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和智慧。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僧人契此所作的《偈》之一,以“吾有三宝堂”开篇,描绘了一个超脱世俗、纯净无染的精神世界。诗人通过“里空无色相”、“不高亦不低”、“无遮亦无障”等描述,构建了一种超越物质与形式限制的理想境界。这种境界既非高不可攀,也非低俗不堪,而是既无遮挡也无障碍,展现出一种平和而深邃的内在世界。
接着,“学者体不如,求者难得样”两句,表达了对追求真理或理想状态的人们的提醒,指出在这样的境界面前,即便是学者也无法完全领会,寻求者也难以找到确切的模式或路径。这强调了精神世界的独特性和难以言传的特性。
“智慧解安排,千中无一匠”则进一步阐述了达到这一境界的难度,需要非凡的智慧去理解和构建,而这样的智慧在人群中极为罕见,几乎可以说是千人之中难寻一人。这不仅强调了智慧的重要性,也暗示了实现精神自由和超越的不易。
最后,“四门四果生,十方尽供养”以象征性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开放、包容且充满生命力的世界。四门象征着通往不同方向的道路,四果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四种果位,即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代表着修行的不同阶段和成就。十方尽供养,则意味着这个境界不仅接纳了来自各方的智慧和贡献,也体现了对所有生命的尊重和供养,营造出一个和谐共生、普度众生的宇宙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富有哲理的语言,探讨了精神追求、智慧、境界与和谐共生的主题,展现了佛教思想中对于超越世俗、追求内心平静与智慧的深刻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吴帝庙
阿瞒鬼之雄,掌握弄神器。
孙刘相继踵,分争足鼎峙。
支吾仅自保,终作降囚系。
智力非不如,亦各论其地。
吾闻隆准公,几为强楚毙。
转粟收散兵,正赖关中势。
中原乃腹心,四肢吾所制。
英雄建立初,岂但夸一世。
处之或不然,果非长久计。
古人今复生,此论无以异。
春晚入荆州
绿树连云草湿烟,乱花飘锦柳飞绵。
三春别我无多日,万点愁人又一年。
池馆胜游空过眼,江山佳处欲投鞭。
从君预觅清凉地,准备南州五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