囝生闽方,闽吏得之。乃绝其阳,为臧为获。
果获是苦,囝别郎罢。心催血下,隔地绝天。
囝生闽方,闽吏得之。乃绝其阳,为臧为获。
果获是苦,囝别郎罢。心催血下,隔地绝天。
不举(bù jǔ)的意思:指事物无法举起或举不起来的状态。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不从(bù cóng)的意思:不顺从、不听从、不遵守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从人(cóng rén)的意思:遵循众人的意见或行动,没有独立思考和主见。
黄泉(huáng quán)的意思:指死亡、阴间或地狱。
及至(jí zhì)的意思:表示某事物一直持续到特定的时间或地点。
郎罢(láng bà)的意思:指男子辞去官职或工作,回家休息或退隐山林。
人言(rén yán)的意思:指别人的言论、议论。
神道(shén dào)的意思:神道是指神灵的道路,也可指宗教信仰、宗教道路。在中国文化中,神道通常指代神话中的神灵和与神灵相关的事物。
视草(shì cǎo)的意思:对待事物漫不经心、不重视。
天道(tiān dào)的意思:指自然界的规律和道理,也指上天的旨意。
无知(wú zhī)的意思:指那些缺乏知识或者不了解实际情况的人常常不会有所顾虑,因为他们对危险或者困难一无所知。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刻的主题,即对命运和天道的质疑。诗中的“囊生闽方”暗示一种隔绝与束缚,可能是指个人的内心世界或现实生活中的某种限制。接着,“闽吏得之”则表明了这种状态被他人所认知。
在随后的几句中,“乃绝其阳,为臧为获”、“致金满屋,為髡為钳”描绘了一种对物质财富的追求和获得,但这并没有带来内心的满足或平静。相反,这些只是外在的装饰和束缚。
“如视草木,天道无知。我罹其毒,神道无知。”这一段表达了对自然法则和神明的不信任感受,诗人觉得自己受到命运的折磨,而天道和神灵似乎对此漠不关心。
“彼受其福,郎罢别囊。吾悔生汝,及汝既生。”这里诗人表达了对他人的嫉妒,同时也对自己的出生感到后悔,这种情感在“人劝不举,不从人言”中得到了强化。
最后,“果获是苦,囊别郎罢。心催血下,隔地绝天。及至黄泉,不得在郎罢前。”诗人总结了自己的追求只带来了痛苦,而且这种痛苦已经深入骨髓,以至于连死后也无法摆脱。
这首诗通过对比物质财富与内心空虚、对天道的不信任和个人的悲惨命运,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探讨。
天丧我良知,无言双泪垂。
惟求相见梦,永绝寄来诗。
应有异人吊,从兹雅道衰。
春风古原上,新冢草离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