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三石使屈蟠,亦恐形全便飞去。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次 韵 黄 斌 老 所 画 横 竹 宋 /黄 庭 坚 酒 浇 胸 次 不 能 平 ,吐 出 苍 竹 岁 峥 嵘 。卧 龙 偃 蹇 雷 不 惊 ,公 与 此 君 俱 忘 形 。晴 窗 影 落 石 泓 处 ,松 煤 浅 染 饱 霜 兔 。中 安 三 石 使 屈 蟠 ,亦 恐 形 全 便 飞 去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此君(cǐ jūn)的意思:指某个人或事物非常突出、出众。
晴窗(qíng chuāng)的意思:指晴朗的天气下打开窗户,也比喻心情舒畅、欢乐。
屈蟠(qū pán)的意思:指屈曲蜷缩成团的样子,比喻受到压迫、束缚而不能自由伸展。
石泓(shí hóng)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声势浩大。
霜兔(shuāng tù)的意思:指秋天将尽,寒冷的冬天即将到来。
松煤(sōng méi)的意思:指煤炭燃烧时,煤体中的松散部分容易燃烧,而紧实的部分难以燃烧。比喻工作不认真负责,只做表面功夫,不肯下真功夫。
忘形(wàng xíng)的意思:形容人因为兴奋或激动而失去理智、忘记自己的行为举止。
卧龙(wò lóng)的意思:指隐藏在某个地方,暂时不表现出来的人才或潜力。
胸次(xiōng cì)的意思:指胸怀、气度。
偃蹇(yǎn jiǎn)的意思:形容行动不便或困难。
峥嵘(zhēng róng)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气势雄伟的样子。
- 注释
- 胸次:胸中,胸间。
亦指胸怀。
岁峥嵘:岁月峥嵘,形容苍竹出于寒冬严峻天气。
峥嵘,高峻貌,引申为卓越,不平凡。
卧龙:此处形容树木或树根盘曲之状。
偃蹇:横卧的样子。
此君:竹的代称。
这里用的是王徽之的故事。
石泓:砚台的别称。
松煤:用松烟制成的墨。
霜兔:用雪白的秋兔毫制成的笔。
屈蟠:盘曲。
- 翻译
- 借酒浇灌胸中抑郁不能平,吐出来画作青竹岁月峥嵘。
像卧龙横卧雷霆不能惊,您与青竹全都忘了形。
晴天的窗影落在砚池里,松烟墨浅染蘸饱了霜兔。
画中安置三块怪石使青竹屈蟠,也担心形状完全会飞去。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次韵黄斌老所画横竹》,通过对黄斌老所画横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与对画作的赞赏。首句“酒浇胸次不能平”,以饮酒来抒发内心的不平,可能暗指诗人心中的某种郁愤或壮志未酬。接着,“吐出苍竹岁峥嵘”形象地写出竹子的挺拔和岁月的沧桑,寓意着诗人坚韧不屈的人格。
“卧龙偃蹇雷不惊”将竹子比作隐居的贤者,即使面临雷电也不为所动,显示出其超然物外的气度。“公与此君俱忘形”则赞美了画家黄斌老与竹子浑然一体,达到了艺术创作的极高境界。
后两句“晴窗影落石泓处,松煤浅染饱霜兔”描绘了画面的细节,晴天的光影洒在石砚上,墨色如松烟般淡雅,仿佛霜兔饱食后的墨色饱满。最后,“中安三石使屈蟠,亦恐形全便飞去”寓意画中的竹子虽被石头压弯,但仍保持着飞翔的态势,展现了竹子的坚韧与不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写竹,寄寓了诗人的人生理想和对友人艺术才华的赞赏,语言生动,意境深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