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冬雪初霁,寒月扬素波。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保真(bǎo zhēn)的意思:真实不变,不失真
参星(cān xīng)的意思:指星星的亮度降低,不再明亮耀眼。
长河(cháng hé)的意思:指长长的河流,比喻时间或历史的长久流转。
大化(dà huà)的意思:扩大、放大
烦嚣(fán xiāo)的意思:指喧嚣、吵闹不安的状态。
寄寓(jì yù)的意思:指将某种思想、情感、希望、愿望等寄托或寄予于某人或某物,以求得满足或实现。
几何(jǐ hé)的意思:指形状、图案等相互配合、相互协调。
皎皎(jiǎo jiǎo)的意思:形容光亮明亮。
兰膏(lán gāo)的意思:形容文章或诗词优美动人。
寥廓(liáo kuò)的意思:形容空旷、辽阔。
婆娑(pó suō)的意思:形容舞蹈或树木等摇曳的样子,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姿态或行动优美。
深更(shēn gēng)的意思:深夜、夜深时分。
素心(sù xīn)的意思:指一个人心地纯良善良,没有私心杂念。
素波(sù bō)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质高尚纯洁,没有丝毫瑕疵。
无令(wú lìng)的意思:没有约束或指令,自由自在。
形骸(xíng hái)的意思:指人的外表或形体。
仰视(yǎng shì)的意思:以崇敬和敬畏的心情仰望,表示对他人的崇拜或尊敬。
愿言(yuàn yán)的意思:指心中所愿的话语或要表达的意思。
真原(zhēn yuán)的意思:真实的起源或本质。
- 鉴赏
这首《冬夜》由明代诗人田登所作,描绘了冬夜雪后初晴的景象,以及诗人内心深处对宇宙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首句“首冬雪初霁”,开篇即点明时节与天气变化,冬日初雪消融后的清新景象跃然纸上。接着“寒月扬素波”一句,将月光比作清澈的波浪,形象地展现了月光洒在雪地上反射出的银白色光芒,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冷的氛围。
“仰视参星临,皎皎浸长河”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天空中星辰与河流的映照,参星的出现与月光交织在一起,仿佛整个银河都被月光照亮,展现出一种宏伟壮丽的自然景观。
“款漏咽深更,兰膏影婆娑”则转而描写室内情景,深夜时分,滴漏的声音渐渐微弱,兰膏灯的光影摇曳不定,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神秘的氛围。这里通过细腻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独自静坐的场景,暗示了其内心的沉思与反省。
“瞑坐谢烦嚣,素心敞寥廓”表达了诗人远离尘世喧嚣,追求心灵纯净的愿望,希望在宁静的夜晚,让自己的心灵得以释放和开阔。
最后,“大化浪形骸,寄寓能几何”两句,诗人开始反思生命与宇宙的关系,认为个人的存在如同海浪般短暂,寄生在这个世界上的时间有限,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深沉思考。
“愿言保真原,无令委尘莎”则是诗人的心愿,希望保持本真,不被世俗所玷污,如同不被尘埃覆盖的莎草一般,保持纯洁与真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冬夜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观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绮寮怨·其三歌席
我已江南游倦,不堪听管弦。
又画阁、软舞娇歌,兰陵酒、浅泛金船。
白头梨园子弟,初相见、记在天宝前。
自翠华、迤逦西巡,霓裳曲、往往传世间。
红烛影摇翠钿。歌楼听雨,消磨几许华年。
祇有何戡。数朝士、到贞元。
秦筝十三金雁,莫再唱、念家山。销魂黯然。
怜他柳梢月,花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