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得胡梓方书却寄》
《得胡梓方书却寄》全文
清 / 郑孝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蹙国何日滔天此生

幕巢宁可托,厦木欲同倾。

物外高楼在,樽前举世轻。

报书别语收泪纵横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报书(bào shū)的意思:指报告、呈报上级。

别语(bié yǔ)的意思:指与一般常用的语言不同的言辞或表达方式。

此生(cǐ shēng)的意思:指一生、一世、终身。表示此生的时间范围,强调某种情感或决心将会贯穿整个人生。

蹙国(cù guó)的意思:指国家处于险境、危机之中。

高楼(gāo lóu)的意思:高楼指的是高大的建筑物,也常用来比喻权势、地位、能力等方面的高度。

何日(hé rì)的意思:什么时候

举世(jǔ shì)的意思:指在全世界范围内广为人知、人所共知的。

宁可(nìng kě)的意思:表示在两个选择之间,宁愿选择前者而不选择后者。

收泪(shōu lèi)的意思:憋住眼泪,不让眼泪流出。

滔天(tāo tiān)的意思:形容声势浩大、威力巨大,无法阻挡或控制。

物外(wù wài)的意思:超越尘世的境界,指人们追求超脱物质欲望的心境。

纵横(zòng héng)的意思:指能够在各种情况下灵活应对、自如行动的能力或者人物。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至近现代初年的诗人郑孝胥所作的《得胡梓方书却寄》。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自己处境的感慨。"蹙国金何日"暗示了国家财政的困境,"滔天逮此生"则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动荡的深深忧虑。"幕巢宁可托,厦木欲同倾"运用比喻,表达了对国家大厦可能崩溃的担忧和个人身处其中的无力感。

"物外高楼在"象征着理想或希望,即使现实困苦,仍有高远的理想存在;"樽前举世轻"则揭示了世态炎凉,人们在饮酒欢谈中忽视了现实的严峻。最后两句"报书无别语,收泪复纵横",诗人以收到朋友书信后的复杂情绪作结,表达了收到来信时的悲喜交加,既有安慰也有无奈,泪水纵横之间,透露出深深的忧患意识。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郑孝胥作为晚清遗老的忧国忧民之情。

作者介绍

郑孝胥
朝代:清   籍贯:中国福建省闽侯县   生辰:1860年5月2日——1938年

一字太夷,号海藏,尝取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诗意,颜所居曰‘海藏楼’,世称‘郑海藏’。工诗,擅书法,为诗坛“同光体”宣导者之一。著有《海藏楼诗集》
猜你喜欢

齐天乐.画屏,和内子岚屏

萧斋幽赏无多地,画屏最饶诗意。

澹墨新痕,绡尘褪色,六曲斜排山字。清宵况味。

爱旁挹樨香,中分虫思。

净绝禅心,试题秋句不成绮。几回凭向倦里。

簟纹围一角,薰尽沉水。

梦远能穿,寒轻不隔,罗帐还垂凤尾。凉蟾乍坠。

恰菊影欹欹,画伊灯背。耸与诗肩,夜深偏不睡。

(0)

虞美人.泪

枕边愁听莺啼急。莫遣高枝湿。古笺写上一丝丝。

多恐化成红豆为相思。月明沧海珠光冷。

独对淋浪影。些儿掬取便成河。

应是情天此物未嫌多。

(0)

辛亥三月薄游台湾主雾峰之莱园献堂三兄属题园中名胜得十二绝句·其十二留别

鸾吪凤靡送年华,颇识吾生信有涯。

惆怅无因成小隐,卖书犹欲问东家。

(0)

锁窗寒.咏帘

凤节妨香,鸾花薄露,簟纹铺藻。

瑶阶静拥,荡漾梦痕难扫。

偃风枝、晴廊燕翻,石泉碎点金沾抱。

怅玉楼十二,银河斜挂,碧笙吹晓。窥笑。当年少。

记高捲南薰,神仙人妙。横街放夜,坐送千门欢闹。

想玲珑、遥倚未眠,夜情密意飞不到。

待归时、省识春风,窣地苔阴悄。

(0)

蝶恋花·其一黄牡丹,倬盦和师曾韵,叠韵报之

不信参差真象凤。巷陌华镫,照彻寒梅冻。

一度寻春成断梦。无双有二催归鞚。

洛谱呈身春藉重。绢妇辞多,叠韵花间送。

春去未忘人影共。罗衫尘壅金泥缝。

(0)

菩萨蛮.题春景

行云不碍青山路。马蹄处处轻如絮。风澹夕阳闲。

转头山外山。绿波春水渡。渡渡喧朝暮。

花树远连天。几重烟柳边。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