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头(bái tóu)的意思:指人到老年时头发变白,也用来形容夫妻恩爱长久。
邦人(bāng rén)的意思:指同一个国家的人民。
垂髫(chuí tiáo)的意思:指小孩子的头发还没有长齐,即指年幼的孩子。
春秋(chū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更迭。
从亲(cóng qīn)的意思:从亲意为顺从、顺利地侍奉父母或长辈,尊敬和孝顺亲人。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故侯(gù hòu)的意思:故侯是一个古代的官职名称,表示已经去世的贵族或官员。在成语中,故侯指的是已经过时或不再有用的人或事物。
宦游(huàn yóu)的意思:指官员在不同地方任职,到处奔波劳碌的生活状态。
吏治(lì zhì)的意思:指官吏的治理和管理。
前事(qián shì)的意思:指过去的事情,已经发生并且已经过去的事情。
人德(rén dé)的意思:指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品行。
耆老(qí lǎo)的意思:指年老有经验的人。
时物(shí wù)的意思:指与时代相适应的物品或事物。
随俗(suí sú)的意思:按照社会风俗习惯行事,顺应众人的做法。
有邦(yǒu bāng)的意思:指有国家,表示有国家才能有安定和繁荣。
早岁(zǎo suì)的意思:早年,年幼的时候。
重来(chóng lái)的意思:重新开始,重新尝试
终古(zhōng gǔ)的意思:终古是一个用于形容时间非常久远或永久不变的词语。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孙承恩所作的《沔阳志感二首(其一)》。诗中通过回顾早年随亲宦游沔阳的经历,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早岁从亲此宦游”,点明了诗人年轻时跟随亲人在此地为官的经历。接着,“重来五十四春秋”一句,以时间的跨度强调了诗人再次回到这个地方的久远,同时也暗示了岁月的流转和人生的沧桑。
“更无耆老询前事,尚有邦人德故侯。”这两句描绘了诗人重返故地时的情景,昔日的老人们可能已经不在,但当地百姓依然怀念着过去的官员,体现了民间对官员政绩的认同与怀念。
“吏治渐闻随俗变,汉江终古抱城流。”这里诗人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反映了社会环境和政治风气的变迁。汉江依旧环绕着城市流淌,而官府的治理方式却随着时代变化而改变,寓意深刻。
最后,“州前老桧当时物,笑我垂髫今白头。”诗人以州前的老桧树自比,感叹自己从少年到白发苍苍,见证了岁月的更迭。老桧树作为“当时物”的存在,与诗人现在的“垂髫”形成对比,既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是对人生经历的回顾。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与历史变迁的交织叙述,展现了诗人对时间、人事、自然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深情回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挽黄夫人
官栖枳棘莫消魂,身托丝萝在德门。
三后姻联门户重,贰卿阅阀德名尊。
伤心结蚁灵轜远,保室鸣鸠道化存。
为问如何慰冥漠,饱闻中外有兰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