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七 十 作 唐 /齐 己 七 十 去 百 岁 ,都 来 三 十 春 。纵 饶 生 得 到 ,终 免 死 无 因 。密 理 方 通 理 ,栖 真 始 见 真 。沃 洲 匡 阜 客 ,几 劫 不 迷 人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岁(bǎi suì)的意思:形容人长寿,活到一百岁。
得到(dé dào)的意思:获得、取得、得到某物或某种结果
都来(dōu lái)的意思:指人群或物品聚集在一起,形容非常热闹或拥挤。
匡阜(kuāng fù)的意思:匡正错误,纠正过失。
密理(mì lǐ)的意思:指事情的真相或内情不为人所知,保守秘密。
迷人(mí ré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具有吸引力,令人着迷。
栖真(qī zhēn)的意思:栖息于真理或真实的地方;追求真理或真实的生活。
三十(sān shí)的意思:指男子到了三十岁时,应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立足之地。
生得(shēng de)的意思:形容外貌或气质出众,天生具有某种特质或才能。
通理(tōng lǐ)的意思:通达事理,了解道理。指能够理解和掌握事物的道理,具备明智的思考和处理能力。
沃洲(wò zhōu)的意思:形容土地肥沃、生机勃勃。
无因(wú yīn)的意思:没有原因、没有缘由
纵饶(zòng ráo)的意思:放纵、放任。
- 翻译
- 人生七十到百岁,总共不过三十春。
即使侥幸活到老,最终难逃一死的命运。
深入道理才通达真理,修行真我方显真实。
沃洲和匡阜的隐士们,多少劫难也未曾迷惑世人。
- 注释
- 七十去百岁:指人活到70岁至100岁之间。
都来三十春:总共算来只有三十年的春天,比喻人生短暂。
纵饶生得到:即便生活条件允许活到。
终免死无因:最终也无法避免死亡,死亡没有特别的原因,是自然规律。
密理方通理: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才能通达道理。
栖真始见真:心灵归真,开始见到生命的真谛。
沃洲匡阜客:指居住在沃洲和匡阜两地的隐士。
几劫不迷人:历经多次劫难仍旧不为世俗所迷惑。
- 鉴赏
这首诗深刻地探讨了生命的有限与无常,以及个人对于真理的追求与认识。开篇“七十去百岁,都来三十春”表明在短暂的人生旅途中,时间迅速流逝,即便是长寿到七十岁,也不过经历了三十个春天,强调了生命的脆弱。
接着,“纵饶生得到,终免死无因”则指出即使人们拥有再大的权力或财富,也无法避免死亡的命运。这两句共同构建了诗人对于人生短暂和死亡必然性的深刻认识。
“密理方通理,栖真始见真”表达了诗人对宇宙万物的探索与理解。在经过深思熟虑后,逐渐领悟到事物的本质,从而认知到更深层次的真相。这一过程体现了诗人的哲学思考和求真的精神。
最后,“沃洲匡阜客,几劫不迷人”则描绘了一位在广袤山水之间游历的人物形象,这个“客”并非普通意义上的旅人,而是心怀壮志、志存高远之士。他们虽历经沧桑变化,却始终保持清醒,不为世俗所迷惑。这一意象强调了诗人对于精神独立和不随波逐流的高度评价。
整首诗通过对生命、时间、真理以及个人精神追求的沉思,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执着真理的高远境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答王维留宿
四年不相见,相见复何为。
握手言未毕,却令伤别离。
升堂还驻马,酌醴便呼儿。
语嘿自相对,安用傍人知。
乌程水楼留别
悠悠千里去,惜此一尊同。
客散高楼上,帆飞细雨中。
山程随远水,楚思在青枫。
共说前期易,沧波处处同。
题魏仲光淮山所居
人群不相见,乃在白云间。
问我将何适,羡君今独闲。
朝朝汲淮水,暮暮上龟山。
幸已安贫定,当从鬓发斑。
詶梁二十宋中所赠兼留别梁少府
少读黄帝书,肯不笑机事。
意犹负深衷,未免名迹累。
厌贫学干禄,欲徇宾王利。
甘为风波人,岂复江海意。
担簦平台下,是日饮羁思。
逢君道寸心,暂喜一交臂。
绪言未及竟,离念已复至。
宁陵望南丘,云雨成两地。
途殊迹方间,河广流且驶。
暮帆望不及,览赠心欲醉。
爱君如金锡,昆弟皆茂异。
奕赫连丝衣,荣养能锡类。
君子道未长,深藏青云器。
巨鳞有纵时,今日不足议。
唯当加餐饭,好我袖中字。
别离动经年,莫道分首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