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楹瞰海门,越陭出天目。
家犹董相园,耕似郑公谷。
多暇削竹勤,已奏三千牍。
弦以硕人诗,为君咏薖轴。
白虎(bái hǔ)的意思:指人的脾气凶猛、暴躁,形容人凶恶狠毒。
步櫩(bù yán)的意思:比喻步履艰难,行动困难。
畅怀(chàng huái)的意思:畅快地表达情感,尽情发泄心中的喜悦或愤怒。
丹毂(dān gū)的意思:形容车轮红艳夺目,光彩照人。
烦燠(fán yù)的意思:形容炎热闷热。
高斋(gāo zhāi)的意思:指高屋建瓴、高人一等的书斋。
公谷(gōng gǔ)的意思:公正正直的人
海门(hǎi mén)的意思:指出海门,比喻言辞直率,直截了当,毫不隐讳。
嘉遁(jiā dùn)的意思:指被称赞、称颂而逃避名誉的人。
介丘(jiè qiū)的意思:指人物品行高尚,为人正直,品德高尚。
考卜(kǎo bǔ)的意思:通过卜筮来进行预测或推测。
林带(lín dài)的意思:指树木丛生的地带,也用来比喻边界或过渡地带。
露井(lù jǐng)的意思:指暴露秘密或隐情。
绵邈(mián miǎo)的意思:形容广阔无边、遥远无际。
鸣玉(míng yù)的意思:指人才被埋没而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平原(píng yuán)的意思:指平坦的土地,也用来比喻没有阻碍和困难的环境或状态。
潜虬(qián qiú)的意思:形容隐伏的危险或强大力量。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硕人(shuò rén)的意思:指人才出众、才华横溢的人。
徙倚(xǐ yǐ)的意思:倚靠、依赖。
西曲(xī qǔ)的意思:西曲是一个汉语成语,意为远离家乡、远行或远走他乡。
新篁(xīn huáng)的意思:指新长出的竹子,比喻人才新生或新晋出来的人才。
遥瞩(yáo zhǔ)的意思:遥远地注视或凝视。
异同(yì tóng)的意思:指事物之间的不同或相似之处
于焉(yú yān)的意思:指到了那个地方,就在那个地方停留或从事某种活动。
重云(zhòng yún)的意思:形容乌云密布,天空阴沉。
三千牍(sān qiān dú)的意思:形容文章或书信极多。
这首诗描绘了卓澄父的崧斋环境与生活情趣,展现了其深邃的哲学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首句“潜虬起重云,祥鹓集樛木”以龙潜于水、凤凰栖于树的景象,象征卓澄父的隐逸生活与高尚品德。接着“寄此玄畅怀,高斋引遥瞩”,表达了他在高雅的书房中,远眺山川,内心充满深远的思考。
“君从嘉遁年,考卜塘西曲”点明卓澄父选择隐居的原因,他是在一个美好的时刻,经过深思熟虑后,选择了远离尘嚣的生活。“平原矗介丘,修林带陶牧”描绘了隐居地的自然风光,既有广阔的平原,又有高耸的丘陵,茂密的树林环绕,仿佛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烟途绵邈升,露井岧荛筑”则通过烟雾缭绕的山路和露井、茅屋的构建,进一步渲染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和谐。“江楹瞰海门,越陭出天目”则以江边的建筑俯瞰大海,远处的山峰连绵不绝,展现了卓澄父视野的开阔与心胸的宽广。
“窗虚纳疏飙,于焉送烦燠”写出了在崧斋中,微风穿过窗户,带来凉爽,帮助驱散炎热,营造了一种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步櫩一徙倚,新篁昼鸣玉”则通过漫步于竹林间,听到竹叶在阳光下发出清脆的声音,进一步表现了卓澄父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最后,“家犹董相园,耕似郑公谷”将卓澄父的生活与古代的名臣董仲舒和郑国的先贤相提并论,赞美他的生活品质和道德修养。“多暇削竹勤,已奏三千牍”表明卓澄父在闲暇之余勤奋写作,成就斐然。“白虎讲异同,匪但荣丹毂”则提到他不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还参与了关于道家学说的讨论,体现了其思想的深度和广度。“弦以硕人诗,为君咏薖轴”则是以诗歌的形式,表达对卓澄父的敬仰之情,希望他的作品能够流传千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卓澄父崧斋环境的描绘以及对其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的赞颂,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们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考。
春风习习,春日熙熙。鸟啼东岭上,花发树南枝。
园林并紫陌,赏玩颇相宜。
行人半醉半醒,游客似憨似痴。
或歌或舞,或笑或悲。
头头尽是吾家事,处处全彰妙总持。
因甚把住,特地生疑。辜他古德,努力披陈。
不省这个意,脩行徒苦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