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变化(biàn huà)的意思:形容事物变化多端,多种多样。
此君(cǐ jūn)的意思:指某个人或事物非常突出、出众。
凤鸟(fèng niǎo)的意思:指极为珍贵、稀有的鸟类,也比喻非常出色、杰出的人。
风动(fēng dòng)的意思:形容风势强劲,动力雄厚。
古今(gǔ jīn)的意思:古代与现代,过去与现在
何物(hé wù)的意思:指某个人或事物的真实面目、本质;也可以用来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疑问、质疑。
化云(huà yún)的意思:化云是指云雾消散,形容事物发生变化或消失。
静处(jìng chǔ)的意思:指安静的地方,没有噪音和干扰的地方。
龙变(lóng biàn)的意思:指事物发生巨大变化,形势迅速转变。
拟奏(nǐ zòu)的意思:模仿或模拟演奏音乐。
清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清新、舒适的风。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环境。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上心(shàng xīn)的意思:用心关注、认真对待
挺实(tǐng shí)的意思:形容言行坚定可靠,真实可信。
箨龙(tuò lóng)的意思:指聪明才智出众,有非凡的才能和智慧。
有清(yǒu qīng)的意思:有清指事物有清晰、明确的界限或界面。
圆通(yuán tōng)的意思:指人的思想开明,能够包容各种意见和观点,处事圆融、灵活,不偏激、不偏执。
云烟(yún yān)的意思:指烟雾缭绕的样子,比喻事物隐约不清、虚幻不实。
- 鉴赏
这首诗以“怀竹”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深深喜爱与敬仰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竹子的特性与人的品德相联系,展现了竹子在诗人心中的崇高地位。
首联“何物人间可上心,此君此老爱能深”,开篇即以疑问句式引出主题,将竹子比作“此君此老”,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独特魅力的深刻理解和深厚情感。竹子在这里被赋予了人格化的特征,成为诗人情感寄托的对象。
颔联“圆通每恐忙边失,虚直还于静处寻”,进一步描绘了竹子的内在品质。通过“圆通”与“虚直”的对比,表现了竹子既能在繁忙中保持通达,又能在宁静中展现其本质的特性。这里不仅赞美了竹子的自然属性,也暗含了诗人对于人生处世之道的思考。
颈联“挺实正堪留凤鸟,截筒真拟奏韶音”,将竹子与凤鸟、韶音等美好事物联系起来,进一步强化了竹子的高洁形象。通过“挺实”与“留凤鸟”、“截筒”与“奏韶音”的对应,不仅体现了竹子的实用价值,更寓意了竹子所代表的高尚品格能够吸引和滋养世间美好的事物。
尾联“箨龙变化云烟外,自有清风动古今”,以“箨龙”(竹笋)的变化为喻,暗示竹子的生命力和成长过程,同时也表达了竹子所蕴含的清风般的精神力量能够跨越时空,影响着古今人们的心灵。这一联深化了主题,将竹子的精神境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强调了竹子对人类文明和精神世界的深远意义。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细腻描绘和深刻寓意,展现了竹子在诗人眼中的独特魅力和高尚品格,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和人文精神的追求与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晴
閒云归远峰,高空净如洗。
亭皋清且淑,纱牖玲珑启。
忧心此稍释,暂览风物美。
青青带润针,馥馥含香蕊。
平林泛轻籁,别渚涨新水。
湖山弄霁光,霭霭吟望里。
念予经旬愁,兹喜良有以。
犹虑泽未普,天恩讵宜恃。
吾民衣食谋,巨任将谁委。
以此数年来,乐日堪屈指。
披图钦古哲,兢兢惜寸晷。
况昧康乂术,遑敢懈敬止。
永言励此心,陟降监厥士。